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开方说

开方说

三卷。清李锐(1768-1817)撰,黎应南补。李锐字尚之,号四香,江苏元和(苏州)人。他早年习《算法统宗》,便心通其义,遂为九章八线之学。嘉庆初获读秦九韶、李冶诸书,略加校勘注释。先为浙江学政、巡抚阮元之幕府,参与纂修《畴人传》四十六卷;后为扬州知府张敦仁幕宾,为之算校《缉古算经细草》、《求一算术》、《开方补记》、《通论》诸书。常与焦循、汪莱切磋算书而被称为“谈天三友”。清罗士琳《续畴人传·李锐传》称:“尚之在嘉庆年间,与汪君孝婴(莱)、焦君里堂(循)齐名,……惟尚之兼二子之长,不执不平,于实事中匪特求是,尤复求精,此所以较胜于二子也。”李锐著算书有:《勾股算术细草》一卷(1806),《弧矢算术细草》一卷,《测圆海镜细草》十二卷,《方程新术草》一卷,《开方说》三卷。《开方说》下卷未成咯血而终,其徒黎应南续成之。《开方说》为李锐研究方程论的精心杰作,是在汪莱《衡斋算学》第五册、第七册基础上完成的。其卷上论述在有理数范围内方程正根的个数与各项系数符号变化次数之间的关系。李锐称正根为“可开”,无正根为“不可开”:“凡上负、下正可开一数”即系数变号一次有一正根。“上负、中正、下负可开二数”,“上负、次正、次负、下正可开三数或一数”,“上负、次正、次负、次正、下负可开四数或二数”。“其二数不可开是为无数。凡无数必两,无无一数者”。李锐这一研究结果与笛卡尔符号规则是相同的。卷上的其他部分较详尽地论述了解数字高次方程的增乘开方法。卷上李锐还举了大量的例子说明系数的变号与正根个数的关系。《开方说》下两卷将讨论的范围从有理数扩大到了实数。卷中一开头便说:“凡商数为正,今令之为负”,李锐在此打破了不承认方程负根的局限性,从而得出“凡平方皆可开二数,立方皆可开三数或一数,三乘方皆可开四数或二数”,无实根则不予讨论。在卷中他还特别注意到:“凡平方二数,以平方开一数,其一数可以除代开之。立方三数,以立方开一数,其二数可以平方代开一数,除代开一数。三乘方四数,以三乘方开一数,其三数可以立方代开一数,平方代开一数,除代开一数。”即解数字高次方程已得一实根后,原方程可降低一次,它的下一个实根可在新方程求得。在卷下补充了很多命题,在中算史上首次提出了方程有负根和重根问题,从而使方程论形成了一门比较完整的学科。关于正负根叙述如下:“凡开方有正商、负商者,以其实、方、廉、隅之正负隔一位易之,如法开之,则所得正商变为负商,负商变为正商。”重根的叙述是:“凡可开二数以上而各数俱等者,非无数也,以代开法入之可知。”并给出了有负根或无实根的二次方程例子。李锐《开方说》突破了古训之束缚,明确提出了方程的负根及重根问题,在中算方程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正确思想曾受到一些人怀疑,骆腾凤《开方释例》(1815)、顾观光《算剩余稿·开方余议》(1854)中提出了驳议,当然是不能成立的。《开方说》后收入《李氏遗书》中,其版本有:《知不足斋丛书》本、《白芙堂算学丛书》本,《古今算学丛书》本;《李氏遗书》曾在1823年、1889年、1890年三次重刊。

猜你喜欢

  • 古事苑

    十二卷。清邓志谟(生卒年不详)撰。邓志谟字景南。此书采录古事,裁为俪偶,编辑而成。书成于康熙二十五年。共六十篇。其注释则附于篇末。体例似仿吴淑《事类赋》。

  • 弁山龙华浴日能禅师语录

    十卷。清代释德能(生卒年不详)撰。德能,俗姓魏,字浴日。楚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县)人。德能所撰《弁山龙华浴日能禅师语录》一书,为语录体佛书。该语录所言法事,皆为德能禅师学法弘道所言。其中可见德能禅师对

  • 密庵先生诗稿

    十卷。明谢肃(约1386年前后在世)撰。谢肃为明代诗文作家,字原功。上虞(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明初,隐于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官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

  • 春泉闻见录

    四卷。清刘寿眉撰。刘寿眉字春泉,顺天宝坻(今天津宝坻)人,生卒年不详,约清中叶在世。《春泉闻见录》为笔记,如书名所示,杂记作者闻见之事。作者之父曾在昆山、宁海等地为官,他随去父任所,故对江浙间琐闻记载

  • 楚辞约注

    一卷。清高秋月、曹同春(生卒年皆不详)撰。高秋月,字素蟾,金坛(今江苏金坛)人。著有《庄子释意》。曹同春,字孟序,亦金坛人。康熙年间例贡。《楚辞约注》乃曹同春依高秋月旧注,辨其音义而写成。卷首有曹氏康

  • 佩玉斋类稿

    十卷。元杨翮(?-1369)撰。翮字文举。上元(今属江苏南京)人。历官江浙行省掾、休宁主簿、江浙儒学提举、太常博士等官。其父刚中,大德间官至翰林待制,有《霜月集》。翮能承其家训。《四库全书总目》评曰:

  • 秦淮画舫录

    二卷。清捧花生撰。捧花生,金陵(今南京市)人。原名车持谦,字秋龄,号子尊,别号捧花生。鼎贵的曾孙,博洽稽古,擅长史学。其所作《秦淮画舫录》。文称《金陵词钞》,载侯青甫、欧阳岳庵题词。此录共2卷,上卷为

  • 郭侍郎奏疏

    十二卷。清郭嵩焘(1818~1891)著。郭嵩焘,字伯琛,号筠仙,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曾任广东巡抚,总理衙门大臣,并首任驻英公使,后兼驻法公使。著有《养知书屋遗集》、《使西纪程》、《郭嵩焘日记》。郭

  • 广安州志

    八卷,清王兆僖修,廖朝翼纂。王兆僖,曾任广安州知州。廖朝翼,荣县人。广安州有志始于清雍正八年(1730),为知州曹蕴锦所修。乾隆三十四年(1769)知州陆良瑜,嘉庆二十五年(1820)知州刘有仪,先后

  • 长松茹退

    二卷。明朝释可真(1543-1603)撰。释可真,又称释真可,字达观,号紫柏。世称紫柏尊者,明末四大师之一。俗姓沈,17岁出家于苏州虎丘云岩寺为僧。20岁受具足戒。万历元年(1573)到达北京法通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