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庭帏杂录

庭帏杂录

二卷。明袁衷(生卒年不详)撰。袁衷字秉忠,东莞(属广东省)人。正统进士,授户部主事。历悟州府知府,改平乐府、永州府,所至公正廉明,百姓蒙其惠。袁衷尤长于诗文。著有《庭帏杂录》、《竹庭稿》等。此书是袁衷等辑录其父母之训,由钱晓校订而成。书末钱晓跋中说:“《庭帏杂录》者,吾内兄袁衷等录父参坡公并母李氏之言也。参坡初娶王氏,生子二,曰衷、曰襄。衷五岁,襄四岁,王氏殁。继娶李氏,生子三,曰裳、曰表、曰衮。衮十岁,参坡公亡,又二十七年李氏弃世。故衷、襄所录父言居多,而衮幼不及事父,独佩母言自淑耳。”此书颇类似家训,也多记其父母之善行。如:“比邻沈氏世仇予家,吾母初来,吾弟兄尚幼。吾家有桃一株,生出墙外,沈辄锯之。予兄弟见之,奔告吾母,母曰‘是宜然。吾家之桃,岂可僭彼家之地。’沈亦有枣生过予墙,枣初生,母呼吾弟兄戒曰:‘邻家之枣,慎勿扑取一枚。’并诫诸仆为守护。及枣熟,请沈女使至家面摘之,以盒送还。吾家有羊走入彼园,彼即扑死。明日,彼有羊窜过墙来,群仆大喜,亦欲扑之以偿昨憾。母曰:‘不可’。命送还之。沈某病,吾父往诊之,贻之药。父出,母复遣人告群邻曰:‘疾病相恤,邻里之义。沈负病,家贫,各出银五分以助之。得银一两三钱五分,独助米一石。由是沈遂忘仇感义,至今两家姻戚往还。”等等。此书有《学海类编》(道光本、影印道光本)本等。1959年商务印书馆据《学海类编》本补印《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

猜你喜欢

  • 提婆菩萨传

    一卷。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343-413)译。鸠摩罗什生平事迹详见《满汉合璧佛说阿弥陀经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三种同卷》条。《提婆菩萨传》一书,为传记体佛书。记载提婆生平事迹及

  • 黎平府志

    八卷首一卷,清俞渭修,陈瑜等纂。余渭,嘉善人,光绪十四年(1888)任黎平府知府。陈瑜,贵阳人,进士。冯天秩有黎平五开记。万历中袁表有黎乘。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泾阳傅和鼎始议修黎五合志。乾隆中郡

  • 景玉缘

    不分卷。不著作者姓名。此传奇假托明时之事,写书生景星之父殉于建文之难后,景星寓居于姨丈李凤岗家,李凤岗把女儿玉香许配给他。不久李凤岗妻死,续娶钱氏,景星离去。钱氏之侄勿清乘李凤岗出镇济南之时,欲施暴于

  • 都官集

    十四卷。宋陈舜俞(?-1074)撰。陈舜俞,字令举,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庆历六年(1047)进士,熙宁三年(1070)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王安石“青苗法”颁行,陈舜俞不执行,上疏自劾。责监

  • 四书则

    无卷数。明桑拱阳撰。拱阳字晖升,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生卒年不详。崇祯元年(1633)举人。该书乃为举业而作,编次顺序为先《大学》、《中庸》,后《论语》、《孟子》,各有图说总论。取诸家讲章立说之不同

  • 雅说集

    十九卷。清魏裔介(详见《多识集》)编。此书杂记小品而成,共十九种,即:一、札记内外篇,二、间居择言,三、小心斋札记,四、南牖日笺,五、忠节语录,六、岁寒居答问,七、大中,八、述古自警,九、居学录,十、

  • 观妙斋金石文考略

    十六卷。清李光暎撰。李光暎,字子中,嘉兴(今属浙江省)人。嘉兴朱彝尊曾著有《吉金贞石志》,后朱氏所藏金石刻,又归于李光暎。李氏遂辑所得,并集诸家之论,而成此书。书前有雍正七年(1729)金介复序,称此

  • 唐文粹补遗

    二十六卷。清郭麟(1767-1831)编。郭麟,字祥伯,号频伽,吴江(今属江苏)人,诸生,少富才华,号称神童,盛名传于江淮之间,著有《灵芬馆词》(已著录)等。前有作者自序,称宋代以后文体驳杂,“惟《文

  • 周易纂

    六卷。明朱之俊撰。之俊字沧起,山西汾阳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该书用注疏本,汇集先儒旧说,间参己意,兼主义理象数,并采来知德注错综之例。多随文敷衍,词旨浅显,可取者实寡。《四库全

  • 洪洞县志

    ①八卷。明乔因羽修,晋朝臣纂。乔因羽字鸿斋,陕西耀州人,出身进士,万历八年(1580)任洪洞知县。在任期,修学宫,建奎楼,立社仓,清赋役,致捐俸,筑公署,尤为实德,擢兵部主事。考洪志创修于明嘉靖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