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常德府志

常德府志

四十八卷,首一卷,清应先烈修,陈楷礼纂。应先烈,宜川人,曾任常德府知府。陈楷礼,武陵县人,举人。按常德府志,创修于明永乐年间,先后六修,尚存嘉靖十四年陈洪谟修本,其余皆失无传。清康熙九年(1670)知府胡向华重修。此志则为续康熙志之作。其稿初为会稽章学诚所纂。分二十四篇,为纪二、表四、略一、传七。另有文征七卷,畸言脞说,更为丛谈一卷,皆不入志篇。陈楷礼取学诚遗稿,循其成规,参阅各县成志六十余卷,补以故实,遂成此篇。《常德府志》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为四十八卷。以大政冠首,为纪二,曰皇朝大政纪、古大政纪。为考十,一曰舆图,以沿革、疆域、关隘系之。二曰山川,以古迹、陵墓系之。三曰建置,以城池、公署、驿递、坊乡系之。四曰赋役,以户口、田赋、堤防、积贮系之。五曰秩祀,以庙坛、寺观系之。六曰风俗,以乡饮酒系之。七曰学校,以公典、修建、义学、书院系之。七曰学校,以公典、修建、义学、书院系之。八曰武备,以兵制、俸饷、纪兵系之。九曰物产。十曰艺文,以经、史、子、集系之。为表五,曰沿革表、封建表、职官表、选举表、人物表。为略一,曰政略。为传七,曰列传。另附有常德文征八卷,所汇皆为诗文;丛谈三卷,所辑则为时令俗谚。此志凡例各条,义例严整,井然有序。其分门别类,悉合史裁。全篇搜采切实,极为宏富。叙事立论,亦皆简当,允推名作。卷端附录薛淇所撰重修府志启,为骈丽语,词藻斐然,亦不愧翰苑才人之笔。

猜你喜欢

  • 六经读

    六卷。明陈际泰(1567——1641)撰。际泰字大士,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文学家。早年流寓汀州(今福建长汀),后返临川,与艾南英(1583——1646)等以时文名天下。作品有《太乙山房文集》、《易经

  • 高宗肜日

    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鸣,祖已训诸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已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训于王。曰:“惟天监下民,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民有不

  • 读易经

    一卷。清赵良澍撰。良澍字肃徵,号肖岩,安徽泾县人,乾隆进士,官至内阁中书。著有《读易经》、《读诗经》、《读礼》、《读春秋》及《肖岩文抄》等。其言易,以宋儒为宗,敷陈义理而不及象数,与汉魏易注不尝涉列。

  • 观石后录

    一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是书主要记载毛氏客居福建时所搜得的寿山诸石。书中对所载的四十九种石品,一一详记其形状颜色。因毛氏之友高兆著有《观石一录》流传于世,故作者为此书命名为《观石后录》。《

  • 沧海披沙集

    十三卷。明朱璜阶(?-1601)撰。朱璜阶号玉源,明渖简王朱模之七世孙,昭定王恬烆子。隆庆元年(1567年)袭封泌水王。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卒。谥康僖。见《明史诸王世袁》。璜阶著有《衡漳初稿》、

  • 翰林杨仲宏诗集

    八卷。元杨载(1271-1323)撰。载字仲宏。浦城(今属浙江)人。初以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延祐二年进士,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终于宁国路总管府推官。与虞集、揭傒斯、范椁合称“元诗四大家”。有明

  • 殿阁词林记

    二十卷。明廖道南(生卒不详)撰。廖道南,字鸣吾,蒲圻(今湖北省蒲圻县)人。明正德年间进士,官至翰林侍讲学士,著有《楚纪》等。《殿阁词林记》为记载词林(翰林院别称)殿阁宫坊台省诸臣旧事而编,分殿学、阁学

  • 国学讲义

    二卷。清王兰生(1679-1737)撰。兰生字振声,号信芳,又号坦斋,直隶交河(今属河北省)人,乐律学家、音韵学家。李光地督顺天府学政,补为县学生,及李为巡抚,又录入保定书院,教他治经,并通乐律、历算

  • 笔元要旨

    一卷。明徐渭(1521-1593)撰。徐渭初字文清,后改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二十岁时为生员,屡应乡试不中。中年作过浙、闽总督胡宗宪的幕僚。徐渭善诗文,不落窠臼。所作戏曲

  • 庄氏史案

    一卷。清不著撰人名氏。《庄氏史案》是据陈寅清《榴龛随笔》而录,述清初庄廷鑨史狱案。明故阁辅朱国祯,曾欲为明史,未成而卒,书稿为湖州庄氏窃据为己,庄廷遂招集宾客,整理增删成书。廷死后,其父庄胤城召匠刊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