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卷。清孙承泽(详见《尚书集解》)撰。此书杂取前人诸经序跋中之论说,以类相从,分《易》、《书》、《诗》、《春秋》、《礼记》五大类,余杭人严沆又将承泽所著《周礼举要》二卷加入,合在一起刊行。此书采摭未
十卷。清王源(1648-1710)著。王源字昆绳,号或庵,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喜兵法、典制。康熙举人。著有《易传》、《兵论》、《平书》、《或庵评春秋三传》。此书全称是《文章练要左传评》,因王氏主张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齐德五修,舒其锦纂。齐德五,介休人,曾任溆浦县知县。舒其锦,邑人,曾任保靖县训导。考淑浦置县始于汉代,初名义陵,新莽时一度更名建平,旋复旧,至唐武德初改为溆浦,迄无更易。溆浦至康熙
十二卷,首一卷。清董钟骥修,陈天枢纂。董钟骥,同治年间,任宁洋县知县。陈天枢,举人。考宁洋县志,创修于明。其后又先后三修。咸丰三年(1853),邑志旧板毁于兵乱,所剩仅残编断简,迄无完书。董钟骥任县令
八卷。《诗余》一卷。清林则徐(1785-1850)撰。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竢村老人。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嘉庆十六年进士,官两广总督。曾与龚自珍、魏源等同倡经世之学。是鸦片战争时禁烟派代表人
十四卷。朝鲜李尚迪撰。李尚迪字惠吉,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据集中有关内容推断,他是因出使来清而长住的朝鲜官员。据该集前《自序》载:“尚迪少承家学,壮资师友,粗涉文艺,略有撰著。上下三数十年,交游唱酬遍海
二卷。明朱孟尝(生平事迹均不详)撰。朱孟尝,真名不详,孟尝是其字号。历史上为《道德经》作注又隐其名者有多家,朱孟尝作《道德经说奥》也隐其名。据《四库提要》载录,此书旧本题朱孟尝撰。称其附刻朱翊钺《广宴
二卷。明王栋(生卒年不详)撰。王栋字隆吉,号一庵,泰州(今属江苏)人。嘉靖(1522-1566)中,由岁贡生补江西南城训导,又迁为深州学正,终生以讲学为业。他为王艮从弟,故得其传。此书上卷谓《会语正集
一卷。清秦东来撰。秦东来字旭堂。寿阳人。作者认为,专言理而最切于用者,当首推六十四卦之大象。因此书中于每卦之后都有一“以”字,即用的意思。使用这个用字的人,或者是先王大人,或者是后与士,而更多的是君子
二卷。明史册撰。史册,字义维,江苏吴江(今江苏吴江)人。隆平为明代苏州府别称。是书上卷记张士诚事迹,下卷记张士诚起事时义社十八人,张士诚三兄弟及其它忠烈志士,以及他们为张吴政权浴血奋战之事。还记叙了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