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巢经巢诗后集

巢经巢诗后集

四卷。《巢经巢遗诗》一卷。清郑珍(1806-1864)撰。郑珍字子尹,号柴翁,又号巢经巢主人、子午山孩,晚号小礼堂主人、五尺道人,别署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1837)举人。此后三应会试皆不中。年近四十,始以大挑二等补教职,历任古州厅、镇远、荔波等地训导、教谕。通经学、小学。郑珍与莫友芝均出程恩泽之门,是宋诗派的代表诗人,有“郑莫”之芝称。其为诗,宗奉杜甫、韩愈、孟郊、黄庭坚,又能“历前人所未历之境,状人所难状之状,学杜、韩而非摹仿杜、韩”(陈衍《近代诗钞》)。其诗题材广泛,内容充实,举凡社会现实、古人古物、山川风景、生活琐事、个人情怀、论诗谈艺等,无不尽收其笔底。在艺术风格上则既有生涩奇奥一面,又有平易畅达一面。其诗影响颇大。曾被后来的“同光体”诗人奉为“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陈衍《近代诗钞》)的典范,极力加以效法,备受推崇。如胡先骕《读郑子尹〈巢经巢诗集〉》说:“郑珍(子尹)卓然大家,为有清一代冠冕。纵观历代诗人,除李、杜、苏、黄外,鲜有能远驾乎其上者。”钟仲联曾说:“郑子尹诗,清代第一。不独清代,即遗山、道园、亦当让出一头地。世有知音,非余一人私言。”尤其能将通俗语言熔炼入诗,颇有反映民间疾苦和当时官吏罪行的作品。著有《巢经巢文集》四卷、《巢经巢诗钞》九卷、《巢经巢诗钞后集》六卷、《巢经巢诗钞外集》一卷,以及《仪礼私笺》、《经说》、《说文新附考》等数十种,汇刊为《巢经巢全集》。此后集四卷,凡诗二百六十首。又遗诗一卷,凡六十四首。均于珍逝世后,遗孤及戚友搜补付刊。珍抱不世之才,僻处偏隅,晚遭兵荒,益复窘困。文章事业,均得之忧虞险阻之境。有贵阳陈氏刊本。

猜你喜欢

  • 乘方捷术

    三卷。清邹伯奇(1819-1869)撰。邹伯奇,字特夫,又字一鹗,广东南海人,通经博古,尤擅算学,与夏鸾翔、丁取忠等名家交往甚密,在南方沿海诸省颇负盛名。曾于1866和1868年两度被朝廷召任北京同文

  • 六书本义

    十二卷。明赵谦(1351-1395)撰。赵谦原名古则,后更名谦,字撝谦,余姚(今属浙江)人。明初修《洪武正韵》,应征入京,持议不协,出为中都国子监典簿。罢归,不久被荐为琼山县教谕。博究经子,尤精字学,

  • 余杭县志

    ①八卷。清张思齐纂修。张思齐,奉天辽阳(今辽宁辽阳)人,康熙七年(1668)知余杭县,在任时重视水利事业,开浚溪流,引溉田亩,昼夜在工地察巡,不辞劳苦。在任六年,百姓祥和。《余杭县志》康熙十二年(16

  • 北梦琐言

    二十卷。宋孙光宪(约900-968)撰。孙光宪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东北)人。孙光宪本为农家子,好读书,性嗜藏书,常手自抄写,聚书数千卷。后唐时为陵州判官,旋依荆南高季兴为从事,后劝

  • 箴膏肓评

    一卷。清刘逢禄(详见《尚书今古文集解》)撰。《隋书·经籍志》著录东汉何休《春秋左氏膏肓》十卷,又有服虔《膏肓释疴》十卷。郑玄著有《箴膏肓》对何休进行驳难。今服郑之书已佚。郑玄《箴膏肓》尚存二十余条,传

  • 南宋飞龙传

    见《南北两宋志传》。

  • 宋传

    见《宋高僧传》。

  • 晁无咎词

    六卷。宋晁补之(1053-1110)撰。晁补之字无咎,钜野(今属山东)人。其生平见《鸡肋集》(辞目)。是集又名《晁无咎词》、《琴趣外编》。《书录解题》则作一卷,称《晁无咎词》。原本为毛晋所刊,题曰《琴

  • 挹青轩诗稿

    一卷。清华浣芳(1662?-1722?)撰。浣芳,江苏苏州人,张荣之妾,工诗。年二十三而卒,张荣刊其遗诗并作序。《序》称浣芳九岁时梦见唐太宗召唐一代诸诗人教她作诗,其事怪诞。《四库全书总目》撰者称“荣

  • 续春秋左氏经传义略

    一卷。陈王元规撰,清马国翰辑。王元规字正范,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少从沈文阿受业,年十八通《春秋左氏传》、《孝经》、《论语》、《丧服》。梁中大通元年诏策《春秋》,举高第,当时名儒咸称赏之。陈天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