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尔雅小笺

尔雅小笺

三卷。清江藩撰。江藩(1716-1831)字子屏,号郑堂,又号节甫,江苏进泉(今江苏江都县)人。监生。先后从余萧客、江声学,为吴派大师惠栋再传弟子。与同里焦循、黄承吉、李钟泗,以学问相切磋,时人称为“江焦黄李”。曾受阮元聘,充丽山书院山长。书室名炳烛室,淹博群籍,长于考据。著述甚丰,所撰《汉学师承记》、《宋学渊源记》、《周易述补》等驰名于世。江藩初撰《尔雅正字》,王鸣盛见而叹赏之。江氏承江声学说,以《说文》为指归,考定《尔雅》文字,旁通假借。《说文》所无者,则辗转考求之。后王鸣盛告以邵晋涵作疏有年,俟其书出并为订正未晚也。嘉庆庚辰(1820年)遂对《尔雅正字》书稿重加删定,凡邵疏已予订者悉为删除,于仍误者正之,未及者补之,据古本厘为三卷,易名《尔雅小笺》。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南陵徐氏刻《邢斋丛书》本。

猜你喜欢

  • 绛帖平

    六卷。宋姜夔撰。姜夔(约1155-约1221),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一生未仕。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当时诗人词客交游。卒于杭州。工诗,词尤有名,且精通音乐

  • 易学本原启蒙意见

    五卷。明韩邦奇(1479-1555)撰。邦奇字汝节,朝邑(今陕西大荔)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事迹见于《明史》本传。是书第一卷曰《本图书》,第二卷曰《原卦画》,皆推演邵氏之学,详为图解。第三卷称《明蓍策

  • 述韵

    十卷。清夏燮撰。夏燮(1801-1875)字谦甫,安徽当涂人。尚著《五服释例》、《明通鉴》、《中外纪事》等。是编卷一论古韵之分合,卷二论合韵,卷三论古音弇侈洪细,卷四论古有四声,卷五论去声,卷六论汉读

  • 万国通史

    前编十卷。续编十卷。前编十卷,英国人李思伦(J Lambert Rees)译,上海蔡尔康、芝绂甫笔述。李思伦,居住中国的传教士,详情未知。卷首有光绪十六年(1900)正月李思伦自序一篇。前编为世界古代

  • 局方发挥

    一卷。元朱震亨(详见《格致余论》)撰。此书成于至元七年(1347),约一万字。朱氏鉴于宋代编修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所载,均以成药治病,不论病源,只于各方下条列证候,立法简便,只记用于所患证候,各

  • 密斋笔记

    五卷,续记一卷。南宋谢采伯(生卒年不详)撰。谢采伯字元若,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宰相谢深甫之子,宋理宗谢皇后之伯叔。嘉泰二年(1202)进士及第。历知广德军、湖州知州、大理寺丞、大理寺正等。平生喜好

  • 研几图

    一卷。旧本题宋王柏(详见《书疑》)撰。是书前有自序云,温习旧书,有未解者,因画成图,沈潜玩索,万理悠然而辐辏。考《宋史·王柏传》虽载伯曾撰《研几图》,但其本不传,元代诸儒亦未尝一字提及此书。至明永乐中

  • 杞菊斋藏书

    六种,六卷。清黄燀编辑。黄燀字秋圃,婺源(今属安徽)人,精研义理之学,生平不详。本丛书共六种:黄燀辑《智囊补》、《庭训纪闻》、《坡仙遗事》、《三儒类要》、《愿体集》,明余绍祉撰《元邱素语》。其中《坡仙

  • 四念处

    四卷。隋代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条。此书依涅槃经四门,即生门,生不生门,不生生门,不生不生门。立藏通别圆四教。依四教述四念处义。每义各立一卷,共四卷。每卷开列三章,即一大意,二五停心

  • 本草乘雅半偈

    十卷。明卢之颐(详见《痎疟论疏》)撰。此书是卢氏在其父所作的《本草纲目博议》一书的基础上,历时十八年增补而成。乘为四数,每药之下原有核、参、衍、断四项说明,故称之为乘;称为半偈,是因此书于明末兵燹,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