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合编
八卷。明林兆珂(详见《毛诗多识编》条)撰。此书是林兆珂考证之文,分为六门。一为“泰真测徼”,内容皆以谈论天地为主;二为“珍驾提羽”,均为谈论经籍:三为“墨兵微画”,皆谈史传;四为“汉畴剽耳”,皆谈世务;五为“在钧诵末”,皆论学问文章;六为“说薮鬖”,专谈杂事。明代说部文献,大都挦扯断烂,游谈无根。林兆珂又摭拾明人之说部而以己见断之,辗转稗贬,似奥博而实无考证。每篇名目,故为诡异,篇首各有小序,也皆为涩体,为习时气之作。传本少见。
八卷。明林兆珂(详见《毛诗多识编》条)撰。此书是林兆珂考证之文,分为六门。一为“泰真测徼”,内容皆以谈论天地为主;二为“珍驾提羽”,均为谈论经籍:三为“墨兵微画”,皆谈史传;四为“汉畴剽耳”,皆谈世务;五为“在钧诵末”,皆论学问文章;六为“说薮鬖”,专谈杂事。明代说部文献,大都挦扯断烂,游谈无根。林兆珂又摭拾明人之说部而以己见断之,辗转稗贬,似奥博而实无考证。每篇名目,故为诡异,篇首各有小序,也皆为涩体,为习时气之作。传本少见。
一卷。清代赵邦彦(生卒年不详)撰。《调查云冈造像小记》一书,共分四节:一、云冈造像史,二、北魏时云冈石窟表,三、云冈诸石窟,四、附录。第一节,著录太和七年、九年、十三年、十九年和延昌九年五碑。诸碑造像
六卷。清朱紫撰。朱紫生平见“同声千字文”。朱氏据明章黼《韵学集成》,采其字样,别撰《续千字文》,分天地鸟兽草木饮食衣服宫室人事各门,傍注小字简释字义。其次列同声之字,一如《同声千字文》之例,因其文,随
十卷。明潘平格(生卒年不详)撰。潘平格字用徵,慈溪(今浙江宁波西北)人。其学以求仁为宗,自言直接孟子,不入程朱陆王窠臼。此书共分为七目,一曰《学脉》、二曰《格致》、三曰《性理》、四曰《孝悌》、五曰《读
四卷首一卷,清庄定域纂修。庄定域,曾任彭水县知县。彭水县志创修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县令朱尔捷,属稿未定。康熙四十八年(1709)县令朱文彬始刻成书四卷,乾隆二十六年(1761)县令梁国林再修,嘉
三十五卷。明何三畏(生卒年不详)撰。何三畏著有《云间志略》。本书采录类书中的典故,用骈语将其连络成文章,每类为一篇文章,便于阅览记忆。但都不注明出典,事亦无原委,不便引用。形式虽似宋吴淑的《事类赋》,
二卷。清乔莱(1642-1694)撰。乔莱,一名君莱,字子静,号石林,别号画川逸叟,江苏宝应人。康熙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罢归后,治废园曰纵棹园,读《易》其中。著有《易俟》、《使粤》等书。《耆英会记》
二卷,附《西琴曲意》一卷。明朝时意大利人利玛窦(详见《乾坤体义》条)撰。此书成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共二卷,十篇,体载采取自设问答的形式,以申天主教之说。第一篇为人寿既过,误犹为有;第二篇谓人
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书题“续集”,当必有已佚失的“正集”,此《续集》从“时大汉五
十卷。清李懋绪(约1671前后在世)撰。李懋绪,字汝时,号正所,江陵(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著有《荆树居文略》。是集为其弟子杨士琼所编。凡十卷,其中语录五卷,诗文五卷。李懋绪与赵御众、漆士昌为友。
十四卷。清陈裔虞纂修。陈裔虞,陕西蒲城人,乾隆二十七年八月任县令。明宣德间韩晞纂县志,久已不传。崇祯三年(1630)韩日缵手辑成书,县始有志。康熙间县令陶敬续修。陈裔虞任博罗知县,适逢修郡志,令所属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