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孙庞斗志演义

孙庞斗志演义

二十卷。明本题“吴门啸客述”。复有题“澹园主人编次,清修居士修订”者。作者真实姓氏不详。书成于明末崇祯年间。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又名《前七国志》。书二十卷二十回,每回有偶句题目。故事讲述战国初期七国纷争,燕国驸马孙操之子孙膑为报强秦挟制之仇,去云梦山向鬼谷先生学艺,路遇庞涓,二人结为兄弟,同师学艺。庞涓心地奸诈险恶,下山后入魏国。后孙膑亦入魏,遭庞涓暗算,被刖去双足。齐国设法将孙膑救走,最后孙膑在马陵道大败魏军,擒杀庞涓,孙膑随之退隐岩穴,全书结束。该书集中笔墨塑造了正面主人公孙膑形象,他胸襟坦荡,待人赤诚,足智多谋,在未识庞涓真面目之前,一直视庞涓为知己兄弟,甚至忍着刖足惨刑的剧痛为庞涓抄写天书。而知道庞涓害己的真情之后,又能隐忍待机,凭超人智慧和浩然正气,与敌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复仇成功,给恶人以应得的惩罚。在孙膑身上,体现了古代正直之士的传统美德。在与之对比的庞涓身上,则集中了作者对邪恶小人的揭露批判。该书写作可能受到关于七国春秋平话的影响,诸多情节与元曲《马陵道》也颇相似。作为历史演义,在孙膑身世等诸多历史事件上与史实不符,没有处理好史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书中的神怪法术太多而且玄虚,如孙膑会八门遁法、能剪草为马撒豆成兵等,过于追求奇幻,削弱了它作为历史小说的价值。叙事中心突出,线索分明,语言简洁,则是其长处,故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可读性。总体来说,该书在中国小说史上有一定地位,但属于三流作品。有明崇祯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歧山园藏版本和芸生堂刊本,均为四卷二十回,藏南京图书馆。另有啸花轩《前后七国志》合刊本,文和堂《前后七国志》合刊本。1984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前后七国志》校点本。

猜你喜欢

  • 幽求新书

    见《幽求子》。

  • 周义本义晰

    无卷数。清胡良显撰。胡良显字忠遂,别号得岑,汉阳人。康熙辛卯年举人。官任武城县知县。此编都推衍朱子《本义》的宗旨,而经传次序仍然采用王弼本。至于经文字句,如坤卦“初六小象履霜坚冰”一句增加了“初六”二

  • 四书考正伪

    无卷数。清吴鼎科撰。鼎科字庭宝,江苏元和(今江苏苏州)人。是书无序例,书口题为“四书考正伪”,每篇首行或题为“四书考正伪”,或题为“四书乡党考”,共二十六条。大抵引用群说,以证经文,群说低经文一格,按

  • 方初庵集

    十六卷。明方扬(约公元1585年前后在世)撰。方扬,字思善,号初庵,安徽歙县人。生卒不详。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官至杭州府知府。著有《方初庵集》。方扬本有《山中》、《燕中》、《中州》、《南署》等

  • 下陴纪谈

    二卷。明皇甫录(约1510年前后在世)撰。皇甫录,字世庸,号近峰,长洲(江苏苏州)人。官至顺庆(一作重庆府)知府。著有《明记略》、《近峰闻略》等。《下陴纪谈》是皇甫录职守四川顺庆府时所作。这部书或考证

  • 郊外农谈

    三卷。明张铁(生卒年不详)撰。张铁,字子威,慈溪(今属浙江省)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针对当时文必复古的风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文章不在高古,作诗亦要平易”,提倡朴素文学,反对浮夸。其它议

  • 礼部韵略

    五卷。宋丁度、李淑等人修撰。丁度(990-1053)字公雅,祥符(今河南开封市)人,祖籍恩州清河(今河北清河县)。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登服勤词学科,为大理评事,通判通州,官至尚书右丞。卒赠吏部尚书,谥文简

  • 山带阁注楚辞

    清蒋骥(约1678-1745)撰。蒋骥,字涑塍,武进(今江苏武进县)人。少好学,每受时辈推赞。年二十,补县学生,与兄蒋文元、蒋芳洲、蒋鹏翮、蒋汾功俱获文誉,里人称“里中五蒋,后来居上”。但是其兄四人先

  • 海盐县续图经

    七卷。王如珪主修,陈世倕、钱元昌纂。王如珪曾为知县。《海盐县图经》,由胡震亨作于明天启朝,清康熙年间,彭孙贻、杨鼎继修纂,未付刊。乾隆初年,王如珪莅任后,阅县志时,见邑志自明天启四年修后,距此时已一百

  • 琴川三志补记

    十卷,续八卷。清黄廷鉴纂。黄廷鉴,字琴六,号拙经叟。工诗,精考据。著有《第六弦溪诗文文集》,另校书有百数十种。琴川今江苏常塾县。此县旧有三志,宋鲍廉志,元卢镇续志,明张洪新志。黄氏补三志之阙,故称“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