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孔氏说经五稿五种

孔氏说经五稿五种

三十六卷;附《经说未竟稿》 一卷。清孔广林撰。孔广林,生卒年不详,字丛伯,号幼髯,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八代孙,孔继汾之子,孔广森之兄。廪贡生,官至刑部主事。此书为研究《周礼》、《仪礼》和《礼记》之书。《周官臆测》是广林受父亲继汾之命校勘《十三经》定本时所作。在校勘《十三经》时,除对书中文字谬误脱漏,一一加以补正外,对可疑之处,参考各家的义训,结合自己的见解,确定其意义。本书体例,不列经典全文,只列所释经文,加以训释。《仪礼臆测》是孔广林继《周官臆测》后又一研究《三礼》的著作。广林在校勘《仪礼》之时,遇有疑义,详加论证,谨慎定之。此书模仿郑玄《仪礼注》体例,先录所释经文,然后附上考释。广林之弟广森著有《礼服释名》一书,但对周代礼服的收录还不够完全,孔广林便广泛收录经传中有关古代吉凶服饰的资料,分类部居,考证出古代吉凶服饰的名目及其使用,著《吉凶服名用篇》。《禘祫觿解篇》是研究古代天子诸侯祭祀活动的专著,辑录了汉代以后各家关于古代禘祫之说,对照《周礼》、《礼记》及《春秋》三传的有关记载,对古代的禘祫活动进行了全面考证。《明堂亿》对古代明堂的规模进行了考证。孔广林研究群经见解独到,曾与其弟广森朝夕相处,对明堂规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认定明堂的规模以五室构成,九室之说是毫无根据的。全书共四十三条,逐条论证。书末附有《仪礼士冠礼笺》一卷。《孔氏说经五稿五种》目录;《周官臆测》六卷叙录一卷、《仪礼臆测》十七卷叙录一卷、《吉凶服名用篇》八卷叙录一卷、《禘祫觿解篇》一卷、《明堂亿》一卷、《仪礼士冠礼笺》一卷。有光绪十六年(1809年)山东书局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理学类编

    八卷。明张九韶(生卒年不详)撰。张九韶字美和,后以字行,《明史·宋讷传》附载张九韶传,即称张美和,清江(今属江西)人。元末累举不仕。明洪武三年(1370),荐举为县学教谕,迁国子助教,改翰林编修。致仕

  • 陕州直隶州续志

    十卷,首一卷。黄璟修,庆增、李本和纂。黄璟,广东南海县,籍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监生,光绪十八年(1892)以祥符县知事来署州事。庆增字余青,汉军镶黄旗人,国子监典簿。李本和,顺天通州(今北京

  • 陆氏世史钞

    六卷。明陆浚源撰。浚源字号不详,平湖(今属浙江)人。生卒事迹不详。自称陆贽二十九世孙。该书专记历史上陆姓之人事迹,并作为谱谍,考述世系。采陆氏人名见于正史者,共计120人。各录其史书本传,汇为一编。寓

  • 九家易象辨证

    一卷。清纪磊撰。此书是辨正九家易象之作。“九家易”,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称《荀爽九家集注》,荟萃了汉晋诸儒以象说易的著作,诸如荀爽、京房、马融、郑玄、宋衷、虞翻、陆绩、姚信、翟子玄等。惜其书宋初散佚。

  • 剪灯新话

    四卷,附录一卷。明瞿佑(1341-1427)撰。瞿佑一作“瞿祐”,字宗吉,别号存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文学家。洪武初年入仕,官国子助教。永乐间,官周王府右长史。一生著作甚富,有《乐府遗音》、《

  • 诗纬汜历枢训纂

    一卷。清胡薇元撰。该书多引《占经》,属于“天文”,除“天官”外,其他可证者很少。所训多牵强附会。只有“乐者非谓金石之声”条,引《乐纬·动声仪》:“冬至阳气应,则乐均清;夏至阴气应,则乐均浊。五音调则和

  • 青要集

    十二卷。清吕谦恒(1653-1728)撰。谦恒,字天益,又字涧樵。新安(今河南新安)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至光禄寺卿。谦恒曾读书于青要山数十年,因以山名集。其诗作极力摹仿宋诗,疏爽有余,

  • 峇■山人集

    清谢乃实(约1703年前后在世)撰。谢乃实,字华函,福山(今山东登州)人,福山有峇山,因自号峇山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官兴宁知县。谢乃实工诗词,著有《峇山人集》。本集不分卷数

  • 武陵县志

    ①四十八卷,清汪斅濑等修,陈启迈纂。汪教濑,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陈启迈,武陵县人,曾任江西巡抚。《武陵县志》同治二年(1863)刻本,此志于水道、堤堰、田赋、学田记载详赡,特具卓识。例如以八景图绘无

  • 恒言广证

    六卷。清陈鳣撰。陈鳣(1753——1817)字仲鱼,号简庄,又号河庄,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嘉庆三年(1798年)举人。曾从钱大昕、段玉裁游、精训诂。尚著《说文声系》、《说文解字正义》等多种。《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