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子华子

子华子

二卷。旧本题晋人程本(约前380一前320)撰。关于程本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极为简略。据《吕氏春秋·贵生篇》记载:“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厘,曰两臂重于天下,身又重于两臂。韩之轻于天下远,今所争轻于韩又远,奈何愁身伤生以忧之?”又《庄子·则阳》篇称:“魏与田侯午约,田侯背之,犀首请伐齐,华子闻而丑之,惠施乃见戴晋人。”据此可见,大约子华子与韩昭侯、魏惠王同时人,先秦时代有《子华子》这部著作。及至汉代,班固作《汉书》,刘向校订诸书,咸有序文,而此文独不类,可知汉代该书已亡佚。及至南宋,《子华子》刊版于会稽,晁公武以其多用字,指为元丰后举子所作。近人顾颉刚在《诸子辨》中列举四条证据,推断其为伪书。这四条证据为:书中有“秦襄公方启西戎,子华子观政于秦”;又稽庄周所载子华子事,云“见韩昭侯”,二者前后相差二百余年,不可信一。《孔子家语》言:“孔子遭齐程子于郯。”而今书《子华子》自谓:“程之宋君受封于周,后十一世国并于温”。程本商季文王之所宅,在西周内当为畿内小国。温者,晋邑小国,两地相隔远迩,亦在可疑二。后序称子华子为鬼谷子师;鬼谷,战国时纵横家,而今书反类道家之言,其不可知三。刘向校订古籍,该书不在此列,不可知四。清人在修《四库全书》时,也认为《子华子》一书“出自近世能言之流,实为公论”。此书虽为伪书,但由于其“文虽稍涉曼衍,而纵横博辩,有致理文彩,堪称伪书中之上品。这对于研究古代伪书的发展和演变有重要参考价值。《子华子》现存的版本很多,主要有:绵眇阁本,别六子全书本,子汇本,明刊十行本及八行本。《墨海金壶》本,《珍丛别录》本,近人刊《二十二子》本,明嘉靖刊《五子》本,《道藏》本,《子书百种》本,明弘治丙辰杨一清校刊《五子》本,《四库全书》本等。

猜你喜欢

  • 真珠船

    八卷。明胡侍(生卒年不详)撰。胡侍,字奉之,号濛溪,咸宁(今属湖北省)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历官鸿胪寺少卿。张璁、桂萼均以议大礼邀得世宗宠幸,擢升为内阁大学士,张璁不久出任首辅。胡侍劾二人越

  • 田居乙记

    四卷。明方大镇(详见《荷薪义》条)撰。此书是方大镇家居读书时所作,书首自序中说:遇有赏心,辄乙其处,命儿子录之,姑名“乙记”。此书共四卷,分四门,一为潜见,下又分记学、记仕二个子目;二为筌宰,下又分记

  • 大沩密印禅寺养拙明禅师语录

    一卷。明代释正明(生卒年不详)撰。正明,俗姓常,字养拙,蒲州(今属山西省)人。生秉异姿,独怀幽趣。某夏日近黄昏之时,他仰望青天,喟然长叹:“世界许阔,如何拘此坏我善因”。遂落发于南海普陀,时年二十岁。

  • 诗论

    一卷。程大昌(1123-1195)撰。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南宋考据学家。绍兴二十一年进士,曾任太平州教授、吏部尚书等职。著有《禹贡论》、《演繁露》、《易老通言》、《考古论》等。《诗论

  • 觉世棒

    见《鸳鸯针》。

  • 竹裕园笔语

    十二卷。清李曰涤(生卒年不详)撰。李曰涤字亦白,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明朝岁贡生。《竹裕园笔语》是李曰涤的一部杂编之作,此书以编聚其平生杂著为宗旨,一记述《迩言》一卷,都是辨论分析事理之谈。二记述

  • 长谷集

    十五卷。明徐献忠(1469-1545)撰。徐献忠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其生平详见《吴兴掌故集》条。是集凡十五卷。赋一卷,诗三卷,文十一卷。嘉靖四十三年(1564),由松江府知府袁汝是与其乡士大夫筹金刻

  • 礼要乐则

    二卷。明阮鹗(生卒年不详)撰。阮鹗桐城(今属安徽)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中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此书为作者以御史督学直隶时所作,以教诸生学习之用。礼要分为冠礼、婚礼、丧礼、祭礼、饮礼、

  • 古文尚书

    三卷。清马国翰辑。龚自珍认为,孔壁中书固皆古文,然安国以今文读之,又与西汉之今文博士有什么区别呢?虽然说孔安国是古文家的开山之祖,如此看来也难以名实相符。而王先谦则认为,孔子当时用古字来书写“六经”,

  • 周易衍义

    十六卷。元胡震撰。胡震生平不详,其自署曰庐山深溪,又题将仕佐郎、南康路儒学致仕教授。书前有《序》,作于大德九年(1305年),自云:“少读《易》于协正何先生子举、刘先生均堂,长饶先生鲁之门”,则饶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