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奇晋斋丛书

奇晋斋丛书

十六种,十九卷。清陆恒编辑。陆恒字子章,一字梅谷,浙江平湖(今浙江平湖)人,又号巢云子,诸生出身,隐居胥山,藏书甚富,工于诗画,有《梅谷集》。其为人颇喜藏书刻书,热衷于文化传播事业。本丛书所收多为小品书籍,共十六种:唐李浚《松窗杂录》、唐佚名《灌畦暇语》、宋佚名《平巢事迹考》、宋蹇驹《采石瓜洲毙亮记》、宋魏了翁《鹤山笔录》、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宋施德操《北窗炙輠录》、宋文天祥《文山题跋》、金元好问《遗山题跋》、元郭松年《大理行记》、元汤允谟《云烟过眼续录》、明都穆《寓意编》、明冯梦桢《快雪堂漫录》、明莫是龙《笔麈》、明佚名《云间杂志》、明杨慎《云南山川志》。全书校刻甚精,每种首尾均有编者跋语。其中《松窗杂录》、《灌畦暇语》等书文字隽永,可资掌故;而《文山题跋》、《遗山题跋》等书则裒辑宋元孤忠遗著,表达了一定的民族情感。今有清乾隆中平湖陆氏刊本、民国元年(1912)冰雪山房据乾隆刊本影印本。

猜你喜欢

  • 仪礼章句

    十七卷。清吴廷华(1682-1755)撰。廷华字中林,号东壁,初名兰芳,浙江钱塘人。康熙五十三年(1714)举人,由中书舍人历官福建海防同治。乾隆初年被举荐修编《三礼》。杭世骏《榕城诗话》称廷华去官后

  • 选雅

    五卷。清程先甲撰。程先甲字一夔,江苏江宁人。尚著《广续方言》、《方言类聚》等。《选雅》用《尔雅》体例,搜集《文选》李善注中语词,依类编辑之,故名《选雅》。《文选》李善注引用古籍一千多种,今尚存世者不过

  • 李氏孝经注辑本

    一卷。附曾子大孝编注 一卷。清李光地(详见《孝经全注》)撰。《李氏孝经注辑本》即《孝经全注》,所不同者,削去了章次之目,以为本经之纲在“爱敬”二字。标目者未归之天子章,由是脉络遂不可寻,章句之间亦不免

  • 经传考证

    八卷。清朱彬(1753-1834)撰。朱彬字武曹,号郁甫(一作郙甫),江苏宝应(今宝应县)人,经学家。乾隆乙卯举人,与刘台拱是中表兄弟,并且齐名。长成后与刘台拱、王念孙、汪中等互相切磋,同为训诂、文字

  • 齐山诗集

    七卷。明释祖浩与其徒道同编。二人均为齐山寺僧。生卒事履均待考。齐山在池州贵池(今安徽)县,有十余峰。以其高度正相齐等,故曰齐山。或云唐刺史齐映有善政,尝好游之,因而得名”。宋李壁曰:“唐书载映为江西观

  • 新订中州全韵

    见“增订中州全韵”。

  • 峨山图说

    不分卷。清黄锡寿撰。黄锡寿,字翰仙,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峨眉山在四川峨眉县。出县城南门,计程一百二十里至正顶。峨眉山高于五岳,绝顶草木不生。光绪十一年,四川总督丁宝桢始疏请春秋致祭。迄游智开任总督,

  • 朝城县志

    十卷。清祖植桐修,赵昶等纂。祖植桐,辽东宁远人,康熙十二年(1673)任朝城县知县。考朝城县志,创修于明嘉靖时邑令周鲁。再修于万历时县令张泾。又五十余年后,邑人孟兆熊以个人之力重新纂辑邑乘。稿成,然未

  • 七经读法

    不分卷。清孙乔年(详见《古文尚书证疑》)撰。本书有其子孙仝严附记,称乔年在七经方面均有著述,既释诂又论文,讲明义理,博引群儒,总计数百万字,本书只是其七经卷首读法源流纲领,全书尚待付印。书中《读周易》

  • 纪事约言

    二卷,清夏勤墉撰。夏勤墉,字阳孟,江阴(今属江苏)人,县学生员。《纪事约言》一书是其取袁枢、陈邦瞻的《纪事本末》,自春秋后迄宋代,按其年代顺序将历史事件逐条编排而成,其中也有他的一些论断。此书将治河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