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玄本旨

太玄本旨

九卷。明叶子奇(生卒年不详)撰。叶子奇,字世杰,号静斋,又号草木子,龙泉(今属浙江省)人,曾任八陵主簿,因讼事株连入狱,在狱中,他用瓦磨墨著书。叶子奇反对佛、道,认为佛家所以沦为空寂,是因为舍物而言性;老氏所以溺于虚无,是因为他舍器而言道。叶子奇的著述有《草木子》四卷、《太玄本旨》九卷。据此书卷首序,称杨雄作《太玄》以拟《易》,《易》用二而“玄”用三。用二,则二其二以为四,二其四以为八,二其八以为十六,二其十六以为三十二,二其三十二以为六十四。《太玄》用三,则三其三以为九,三其九以为二十七,三其二十七以为八十一。《易》六重(即六爻),“玄”四重,所以其位有四。称这是“易”、“玄”取用不同之效。扬雄所作《太玄》的卷首所列旧图,具有七十二候之意,晁说之(字以道)所撰《易玄星纪谱》也以星候为机括。叶子奇认为《太玄》附会律历节候而强其合,是出于臆见。所以他撰《太玄本旨》,独立一家之说。历举八条所求而不通的,以说明《太玄》未足尽《易》之旨,自称成一家之学,在两汉不可多得。因此,他又作诠释,以正宋衷、陆绩旧注之讹。后世学者对此书多有评说,《四库提要》作者称其“如说《易》之家废象数而言义理”,认为《太玄》大义虽然与焦延寿、京房之论有别,而且《汉书·扬雄传》又称“玄首四重者非卦,数也”,据此批驳叶氏之谬;认为《太玄》的运用,是自天玄推一昼一夜阴阳数度律历,九九大运,与天终始,与太初历相应,也有颛顼之历;认为汉儒对此解说甚明,而叶子奇称其不协律历之说殊戾。然而《太玄经》一书原文艰涩,叶子奇能够循文阐述并有所发挥,使读者能够明了,实为难能可贵。其书对于后世学者研究《太玄经》实有可参之处。现存清《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四六膏馥

    七卷。旧本题宋杨万里(1127-1206)撰。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任国子博士、宝谟阁学士。著有《诚斋集》。此书杂采集各家四六字句,分类编次,供学习

  • 诸葛丞相集

    四卷。清朱璘(生卒年不详)编,朱璘,字青岩,常熟(今江苏苏州)人。官至南阳府知府。工文,著有《东湖文集》。此书首卷载诸葛亮遗文一卷,为摘取《三国志注》和类书而成。其《黄陵端记》,经《四库全书》编辑者据

  • 射洪县志

    十八卷首一卷,清陈廷钰、张复修、聂盟等纂。陈廷钰,曾任射洪县知县。张复,曾任射洪县知县。聂盟,教谕。射洪县志创自明县令李公森、郭子声。康熙中,唐石郊因郭志残编勒为成书。乾隆年间县令沈佳亭重修,然其间不

  • 席氏读说文记

    十五卷。清席世昌(生卒年不详)撰。世昌字子侃,常熟(今属江苏)人。关于此书的成书经过,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载:“子侃得惠校《说文》本(即《读说文记》)而善之,欲推广其义例,作《说文疏证》,草创未就

  • 杨氏五家文钞

    十二卷。清杨长世及其子孙合撰。此集为杨氏家族文稿合集。杨长世,字延会,江西瑞金人。生卒年不详。官兴安县训导。著有《影居文抄》一卷。长世子以睿,字维明。诸生。著有《汲亭文抄》一卷、《诗抄》二卷。长世子以

  • 古今字音

    一卷。无撰人姓氏,清任大椿辑。是书《隋志》及新旧《唐志》均未著录,未详何时人所撰。亦不详其体制卷数。《广韵》征引凡三条:上平一东“,,贪食也,出《古今字音》。”上声二十八狝“,囚刑固,出《古今字音》。

  • 公羊严氏春秋

    一卷。汉严彭祖撰。彭祖字公子,东海下邳(今江苏宿迁)人,西汉著名经学家。他与颜安乐一起师从著名经学家眭孟。当时眭孟的弟子有一百多人,只有严彭祖、颜安乐为明,“质问疑义,各持己见”(《汉书·严彭祖传》)

  • 列卿纪

    一百六十五卷。明雷礼(生卒不详)撰。雷礼,字必进,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县)人,明嘉靖年间(1522~1566)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有令名,且嗜学,熟知朝典,著有《明大政记》、《六朝索隐》等。《列卿纪》即

  • 凡将篇

    一卷。汉司马相如(前179-前117)撰。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辞赋家,作《子虚赋》、《上林赋》等,为武帝所赏识,其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汉书·艺文志》云:“武帝时,司马相

  • 五经备解

    不分卷。清周封鲁辑。封鲁字东山,湖北天门县人。此书无序例,凡《易经》三百五十条,《书经》四百九十二条,《诗经》四百五十六条,《礼记》三百五十五条。凡涉及典故及义理的,择采一家之说,或兼采数家之说,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