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湖县志

太湖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吴易峰修,徐日明纂。吴易峰,字怡亭,江西高安人,清雍正元年(1723)举人,官文林郎,乾隆十七年(1752)知太湖县事。太湖旧志,创于明成化年间,至万历之末,凡四经修,其后数历兵燹,旧志多有散失。清顺治时,知县李世治始续修之。经康熙一朝,知县王崇曾、王庭等又相继增修。吴易峰来任知县,倡议重修,开馆于熙湖书院,以其婿进士徐日明主其事,越六年而书成。此志卷首为序、目录、旧序、重修姓氏、旧修姓氏、凡例、绘图;卷一天文志:星野、气候、岁占;卷二舆地志:沿革表、疆域、山川、水利、风俗、城池、公署、乡镇、津梁(沟洫附)、坛庙、坊表;卷三食货志:田赋、户口、徭役、仓储、蠲赈、杂税、物产;卷四至五学校志:学宫、经籍、学田、书院、社学、礼仪;卷六武备志:防汛、馹俾;卷七秩官志:职官表、名宦;卷八选举志:进士、举人、贡生、荐辟、武进士、武举、仕籍、武仕、封荫;卷九至十二人物志:名贤、宦绩、武功、忠节、孝友、儒林、笃行、文苑、隐逸、耆寿、流寓、列女;卷十三至十九艺文志:奏疏、书檄、告文、碑记、杂著、诗赋(诗余附诗后)、书目;卷二十杂类志:寺观、仙释、艺术、古迹、禨祥、兵氛、丘墓、轶事;卷末:后序。因旧志有纲无目,体裁未协,故此志一反旧志之体,立十志,六十七目,体例较为完备。其文大抵就旧志斟酌损益,而正其伪误,惟分星野、岁占别为天文志。有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刻本。②四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符兆鹏修,赵继元纂。符兆鹏,海康人,精同治八年(1869)知太湖县事。赵继元,邑人。同治八年,安徽巡抚奏修省志,檄各属修志,以备采择,适符兆鹏来任知县,乃集县绅共议重修县志,而以赵继元任其事,搜访征辑,于同治十一年(1872)而书成。此志大抵依据旧志,间有增补厘正,然体例罗杂,仍不免袭旧志之误。有清同治十一年(1872)熙湖书院刻本。③四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高寿恒纂修。高寿恒,字铁君,安徽合肥人,以拔贡生知太湖县事。时县志自清同治十一年续修,至是已五十年,邑人吕调元奉命长皖,始议重修,而以高寿恒主其事,历时两载,始告成书。此志卷前列序、凡例、纂修姓氏;卷末列旧序、旧跋、旧纂校姓氏;后附新志补遗。此志因循同治志,分门立类,鲜有变动,易河渠志为水利志,于舆地志中新增教堂一目,于学校志中新增学堂一目,于选举志中新增毕业生一目。清末民初,体制新旧交替,其承上继下,续补前志,亦称完备。有民国十一年(1922)活字本。

猜你喜欢

  • 白鹤山房骈体文钞

    二卷。清徐熊飞(1762-1835)撰。徐熊飞字子宣,一字渭扬,号雪庐,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嘉庆九年(1804)举人。徐熊飞家贫,不能自保。阮元聘其为“诂经精舍”讲席。中年时,徐熊飞与杨芳灿、王豫、

  • 论礼条牒

    一卷。南朝宋任预(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撰,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载是书十卷,注云“宋太尉参军任预撰”。今只存二条,一论帝王之改乐,一论稷坛之方位。盖当时条为上议礼之件,故称条牒,非为说经而作。其论

  • 元诗选癸集

    十卷。清顾嗣立(1669-1722)选辑,门人席守朴订补,席世臣辑刊。席世臣,生卒年不详,为顾氏门人席守朴之子,约嘉庆时人,籍隶江苏。其他无闻。顾嗣立曾在清康熙年间编成元代诗歌总集《元诗选》。其集分为

  • 让溪甲集

    四卷。《乙集》十卷。明游震得(约1551前后在世)撰。游震得,字汝潜,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由行人擢监察御使,后官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以兴化失守罢归,再起督

  • 医故

    二卷。清郑文焯(1856-1918)撰。郑文焯字俊臣,又字叔问,号小坡,高密(今属山东)人。光绪年间举人。官至内阁中书。郑氏不求仕进,曾久客吴中。博学多才,兼通金石、书画,为近代词人。晚年研究医学,以

  • 五代名画补遗

    一卷。宋刘道醇(生卒年不详)撰。刘道醇,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关于《五代名画补遗》一书,古代多有记载,却说法不一。晁公武之《郡斋读书志》称之该名,作者却是“刘道成”;符嘉应之序则称胡峤尝作《梁朝名画录

  • 考证竹书

    十三卷 清孙之騄撰。孙之騄事迹详见《尚书大传》条。是书以沈约新注《竹书纪年》未为详备,因采摭诸书别为之注。然之騄爱博嗜奇,多所征引,而不能考正真伪。沈约注出依托,尚能知伊尹自立之诬,太甲杀伊尹之妄。之

  • 考工记辨证

    三卷。陈衍(1856-1937)撰。陈衍字叔伊,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著述甚多,辑有《福建通志》诸书。陈氏自序称:“窃谓郑君(玄)惟未精于算,故注《考工记》如轸与轐之类,间有误者。贾(公彦)疏又多

  • 江道编

    一卷。齐召南撰。齐召南,天台人。《江道编》小方壶斋本,共一卷。首列金沙、雅砻二源。以下依次叙述所会之沱、涪、黔诸江以及洞庭湖与汉水。谓经东流望江,至江南界。循江阴,抵昭文白茅镇,至崇明西明北是为入海之

  • 看花杂咏

    一卷。清归庄(1613-1673)撰。归庄一名祚明,字尔礼,又字玄恭,号恒轩,昆山(今属江苏)人。归有光曾孙。明末复社成员。因参加昆山抗清斗争,失败后一度改僧装逃命。善书画,工诗文。他常变更其名号,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