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平寰宇记

太平寰宇记

二百卷。乐史撰。乐史(930-1007),字子正,宋抚州宜黄(今属江西省)人。初为平原主簿,太平兴国五年(980)举进士,历著作郎,知陵、黄、商等州,分司西京,改判留司御史台。著述颇为丰富,传世有《广卓异记》二十卷、《太平寰宇记》二百卷等。“太平”,是指北宋太宗太平兴国这一年号。此时,北宋灭掉北汉,最终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版图大致确定。适应北宋统一的政治形势,乐史乃合舆图所隶,考寻始末,条分细缕,著成此书。乐史承继并发展了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的编纂体例,分道、州军、县三级,以州军为单元,依次记叙州(军)沿革、领县多少、州境、四至八到、户数、风俗、人物、土产以及所领各县的建置原委、名胜古迹等。其中户口一项,以太平兴国与唐开元相比较。其山川、古迹、要塞等,均与《元和郡县图志》同。唯其风俗、人物两项,为《元和郡县图志》所无,是其新创。至此,地理之书体例详备、大定。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时,陇右道已为吐蕃所占,但李吉甫仍以陇右道入其书。此时,幽云十六州尚为辽所占据,乐史亦效法李吉甫,将幽、云十六州著入《太平寰宇记》中。该书原为二百卷,至清乾隆修“四库全书”时,只存一百九十三卷,中缺第一百一十三至一百一十九等七卷。乾嘉时期,江西万氏及乐家祠堂刊行该书,又缺第四卷。光绪十八年(1892),杨守敬随黎庶昌出使日本,发现该书残本,内有第一百一十三至一百一十八卷,借得抄出,一百一十四卷缺后半。后黎庶昌刊行《古逸丛书》,又影印自日本所得《太平寰宇记残六卷》。合两种刊本,共得一百九十七卷多,仅缺第四卷、第一百一十九卷与第一百一十四卷后半。其后,又有陈兰森辑《太平寰宇记补阙》七卷,陈运溶辑《太平寰宇记拾遗》七卷与《太平寰宇记辨伪》六卷等。目前,尚缺一个较完备的整理本。

猜你喜欢

  • 皇清经解

    一千四百一十二卷。题阮元编刊。按,阮氏创编此书未成,移督滇黔,因属严杰成之,最后由夏修恕刊成,这时已是道光九年了。首有修恕的序,以著书人先后为次,收有顾炎武、阎若璩、胡渭、万斯大、陈启源、毛奇龄、惠周

  • 千金方衍义

    三十卷。清张璐(详见《张氏医通》)撰。此书仿赵以德敷衍《金匮》之义而名书。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内容恢宏,博大精深,然自来医家未传笺释注本,为使其流传后世,张氏取旧刻善本,参互考订,进行校刊。依原书

  • 春秋平义

    十二卷。俞汝言(1614-1679)撰。俞汝言字石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代经学家。俞汝言在明末为诸生,孤贫力学,具有经世之才,恰值明清动乱,故闭门著书。俞氏精研经史,尤熟于明代典故。除此书外,尚

  • 太史史例

    一百卷,明张之象撰。张之象字元超,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松江)人,嘉靖中期任浙江按察司知事,著有《楚范》、《楚骚绮语》、《彤管新编》、《唐雅》、《唐诗类苑》、《古诗类苑》。《明史·文苑传》中《文征明传》

  • 迁江县志

    四卷,清颜嗣徽纂修。颜嗣徽,字义宣,自号望眉老人。贵筑(今贵州贵阳)人。同治九年(1870)解元。光绪十二年(1886)任迁江知县,十五年(1889)复任。迁江为荒远边徼,记载缺如,无所资以为考证。不

  • 词话

    二卷。清毛奇龄(1623-1716)撰。毛奇龄生平见《仲氏易》条。据《西河合集·序》称:“此书本四卷,佚其二卷,不敢赝补,仅以半刊行。”由此可知此书为缺帙,并非完整。毛奇龄词作较优于诗,而且论词亦多有

  • 金文通集

    二十卷。清金之俊(1593-1670)撰。字彦章,一字岂凡,号息斋。吴江(今属江苏)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入清,历任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使、中和殿大学士等。康熙

  • 有竹居存稿

    三卷。清言启方(生卒年不详)撰。言启方字俣卿,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其人学府甚深,一官冷落而郁郁以终。书中有咸丰七年(1857)门人魏邦庆、王禹畴跋。言启方著作甚多,该《存稿》收古近体诗数十首,其中有

  • 四书小注约编

    四十卷。清郑士范(详见《春秋传注约编》)撰。士范喜讲程朱之学,早年读《朱子四书章句集注》、《朱子或问》,参之《语类》、《文集》,撰《朱子约编》一书。及读明《永乐四书章句大全》,病其于朱注下双行小注繁芜

  • 松江府续志

    四十卷,首一卷,图一卷。清博润修,姚光发等纂。博润,满洲正黄旗人。翻译生员,光绪四年(1876)知事松江府。此志续嘉庆宋志而作,其纲目略依前志。此志有踵续前志者,如疆域志则补其未备,正其错误,秩官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