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墨池琐录

墨池琐录

四卷。明代杨慎撰。据王世贞《名贤遗墨》跋曰:“慎以博学名世,书亦自负吴兴堂庑。世传其谪戍云南时,尝醉傅胡粉,作双髻插花,诸使拥之游行城市。或以精白绫作,遗诸使服之。酒间乞书,醉墨淋漓,人每购归,装潢成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九六三页)此书颇抑颜真卿,谓米芾之行书不逮言,直至元代赵孟頫出,始一洗颜柳之病,直以晋人为师,王羲之之后唯此一人而已。与王世贞“吴兴堂庑”说和。由此可知此书确出杨慎之手。中间或采旧文,或抒己意,往往皆心得之言。另外其述张三锡《草书韵会》源流及王献之“破体书”,亦兼有考证。此书小的疏谬亦偶然存在,然瑕不掩瑜。其传世版本有函海本、明嘉靖刊本、读书斋刊本等。

猜你喜欢

  • 周易大义图说

    二卷。清郑凤仪撰。凤仪字南荣,原名豹文,浙江萧山人,乾隆举人。此二卷,上卷载图四篇、说三篇,下卷载图说九篇,末附修道堂月课张之槎课卷一首,及郑氏自作纪梦诗一首。卷首有汪廷珍序及自序各一。全书不过两万言

  • 徐乐书

    一卷,汉徐乐(生卒年不详)撰。徐乐,燕郡无终(今属北京市)人。他曾上书言事物,被任命郎中。在《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中有《徐乐》一篇,有人怀疑即其土崩瓦解一书。有人称《徐乐书》观万化之原,锁未形之患,

  • 清六朝御制诗文集

    一千一百三十二卷,附二卷,目录,一百三十卷。清奕訢(1832~1898)等奉敕编印。奕诉姓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元年(1851)封恭亲王。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陷北京,被任为全权大臣,与英

  • 四焉斋文集

    八卷。清曹一士(1678年-1736年)撰。曹一士字谔庭,号济寰,上海人。雍正八年(1730)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曹一士工诗文,有《四焉斋文集》八卷,《石仓世纂》之第五种,与其诗集同刻于乾隆庚午(1

  • 庄子王氏注

    二卷。清王闿运(详见《周易说》)撰。《庄子》一书,原无内外杂之分,经汉刘向、晋司马彪的研究,始分内外杂及解说共五十二篇。以后又有崔譔注十卷、内七、外二十,无杂共二十七篇;郭象注十卷,内七、外十五、杂十

  • 西宁县志

    十二卷,清李玉熔纂修。李玉熔,江南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五十二年(1718)任知县。县志创始于明万历十四年县令林致礼,二十年县令以之付梓。康熙四年(1665)、十一年、二十六

  • 刘公旦先生死义记

    吴下逸民撰,不著姓氏,不可考。该书记明末清初长洲刘曙以吴胜兆故被株连,为清巡抚王国宝所获,械送南京,洪承畴百计诱降,终不屈,从容就义。仅九百余字。现存《荆驼逸史》本。

  • 道德真经传

    ①四卷。宋司马光(见《资治通鉴》)撰。《道德真经传》又称《道德真经论》、《道德论述要》、《老子道德论述要》。汉晋以来,研究《老子》的学者聚讼纷争,其争论焦点之一就是道德是否一体。一派主张道德分见,陆德

  • 周秦名字解故

    二卷。清王夫之撰。王夫之生平见“诗经稗疏”。是书解说周秦人名字相承之义训,多取古音相近之字考其义类。定以五体:同训、对文、连类、指实、辨物。测以六例:通作、互注、辨讹、比例、合声、双声。训诂列于上卷,

  • 逸周书

    十卷。《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中记载此书于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得于魏安釐王冢中,故旧本称为《汲冢周书》但《晋书·武帝纪》及《荀勗传》、《束晳传》中载汲郡人所得竹书七十五篇具有篇名,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