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左传注解辨误》。
十六卷。清法式善(1753-1813)撰。法式善,字开文,号时帆,蒙古乌尔济氏,隶内务府正黄旗。原名运昌,高宗为其改名法式善,即满语“勤勉”之意。曾筑梧门书屋,学者又称梧门先生。乾隆四十五年(1780
不分卷。清张在辛(生卒年不详)撰,在辛字柏庭。本书分篆印心法、隶法琐言,写照琐言、撰杖琐言、解画琐言,烬余志略,修觞琐言、画石琐言,夕阳回光十部分,版本有清乾隆十三年(1748)单行本,《清史稿艺文志
八卷。明姚绶,(1423-1495)撰。姚绶,字公绶,初号谷庵,又号云东子、兰台逸史、天田老农、上清仙吏、云东逸史等,又称丹丘先生,浙江嘉兴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监察御史、江西永宁知府。擅画
十二种,一百一十二卷。清杨尚文编。杨尚文字墨林,山西灵石人。好读书,喜刊古人著述。此丛书收声韵、金石、历史、地志等方面的著作,共十二种,多为要籍。如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为治西北地理的重要著
三百一十二卷。清张豫章等奉敕编。张豫章生卒年、籍贯、仕履均不详。康熙四十八年(1709)皇帝下令博采宋金元明代之诗“义尤著者”(《序》)辑成一书。即《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简称《四朝诗》)共三百一十
二十卷,首一卷。清刘文彻等修,周家禄等纂。此志首以地图;为表六:沿革、官师、科举、仕官封赠、旌礼、列女上下;为志七:地、物、赋役、建置、学、祠祀、艺文;为列传三:名宦、耆旧、寓贤;终之以叙传。凡二十卷
十二卷。清梁善长(约1790前后在世)编。梁善长字崇一,顺德(今属广东)人。生卒年不详。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历宰白水、蒲城,为官清白如水,官至建宁府同知。著有《赐衣堂文集》、《鉴唐诗钞》和《广
三卷。明苏平(约1413年前后在世)撰。苏平为明代诗人,字秉衡。浙江海宁人。生卒年不详。永乐中举贤良方正,不就,布衣终身。其所作古体诗能自抒情怀,只是笔力较荏弱。所作律诗,注意运词和声调,故工稳平实,
①十八卷。是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奉敕修撰,雍正四年(1726年)告成的一部官韵。由李光地修撰,王兰生协助,徐元梦校阅。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福建安溪县人。康熙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