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部丛刊

四部丛刊

五百零四种(分三编:初编三百五十种,续编八十一种,三编七十三种)。民国张元济(1867-1959)等辑。张元济字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年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因参加维新运动,1898年戊戌政变时被革职。后在上海致力于文化出版事业,毕生主持商务印书馆,校印百衲本《二十四史》,影印《四部丛刊》。辑有《续古逸丛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还著有《校史随笔》、《涵芬楼烬余书录》等。《四部丛刊》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所选均为研究古籍的常备著作。编辑者就涵芬楼和其它藏书中,选择宋元旧刻、明清精刻精校和手稿本,辑成该丛书,用石印复印。内有宋本七十二种,金本二种,元本三十四种。例如经部《毛诗》、《孟子》、《尔雅》,史部《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考异》、《资治通鉴目录》等均据宋本影印。所以该书不仅可供一般人研究古代文献者翻阅,更可供专门研究版本校勘学等参考。本书初编由商务印书馆于民国八年(1919)初次影印,民国十八年(1929)第二次影印,并曾更换21种同书的更好版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出版缩印本(书名为《缩本四部丛刊初编》)。续编由商务印书馆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影印,三编也由商务印书馆于民国二十四至二十五年(1935-1936)影印。另外,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1985年上海书店出版续编(66-82册)影印本,三编(11-60册)影印本。1986年出版三编(60-70册)影印本。

猜你喜欢

  • 春秋诸国统纪

    六卷。目录一卷。元齐履谦(1263-1329)撰。齐履谦字伯恒,大名(今属河北)人,元代经学家、天文学家。齐氏幼通算术,自星历生累迁授时郎、秋官正。泰定中曾以太史院史奉使宣抚江西福建,所以罢免贪官污吏

  • 礼统

    一卷。南朝梁贺述(事迹不详)撰,清马国翰辑。此书以同声相谐,推论称名辨物之意。凡所训释,大多确有根据;然往往不能得其出处,虽属梁人之作,颇似汉人之书。如天有镇神珍三义,一本《春秋说题辞》,一本《鹖冠子

  • 蓝涧集

    六卷。明蓝智撰。蓝智,字明之,崇安(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蓝智为蓝仁之弟,元末弃去科举,与其兄共师杜本,倡和为诗。洪武十年(1377)以荐受广西按察司佥事,颇有廉声。后卸职归里,著有《蓝涧集》六卷

  • 礼记厘编

    十卷。潘相(?-1790)撰。相字润章,号经峰,安乡(今湖南)人,清代经学家。相有《吾学编》等书,已著录。《礼心厘编》书首有陆耀《序》云:“古之读书也难,今之读书也易。难故数千年,而仅有郑康成、孔颖达

  • 外台秘要

    见《外台秘要方》。

  • 无事编

    二卷。清项真(生卒年不详)撰。项真字不损,秀水(今浙江省嘉兴县)人。明朝诸生,入清时官至景陵知县。《无事编》是项真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拾取成文,漫无风旨,杂引古人故实,但都是引其原文,今古不辨,甚至以

  • 孝经约解

    一卷。清温汝能编纂。温汝能字希禹,广东顺德人,乾隆戊申举人,官中书。温汝能认为石台正义本为最善,唐明皇所注邢疏,经旨畅然,因“撮其要而去其烦,融其义而集其说”(见《孝经约解》序),另外节采诸家,汇辑成

  • 读小戴日记

    不分卷。清于鬯(1852-1909)撰。于鬯,字醴尊,号香草,南汇(今上海市)人,幼慧颖勤勉,长博学多才,生平致力于经学研究。光绪二十三年(1897)拔贡授直隶州州判,以母高龄,绝意仕进,后荐经济特科

  • 微庵掌录

    一卷。清陶绍曾(生卒年不详)撰。陶绍曾字仲甫,号微庵,安化(今甘肃庆阳)人。陶宪曾之弟,补县学生员,二十五岁而卒。陶绍曾兄弟,少年有成,遍读经史百家之书。其兄陶宪曾仿王念孙《读书杂志》,撰《灵华馆丛稿

  • 红藕庄词

    二卷。清龚翔麟(生卒年未详)撰。龚翔麟字天石,号蘅圃,晚号田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康熙副贡,历官至御史。厉鹗《东城杂记》曰:“龚太常佳育,开藩江左,署有瞻园。自朱彝尊倡率南宋之词,一时文士,靡然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