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一卷。迦叶摩腾、竺法兰译。《四十二章经》是汉地最早译出的一部汉译佛经。因全经共有四十二篇短小经文,故题名为《四十二章经》。其各章内容大体如下:一、说出家沙门行道得果和四果的意义;二、说沙门道法应少欲知足;三、说十善恶业和在家修五戒十善亦能得道;四、说有过应悔,改过灭罪后会得道;五、说以慈心对恶人;六、说人以恶来反祸自身,如送礼不纳还自持归;七、说恶人害贤者,如仰天而睡,又如逆风以土坌人还污己身;八、说博施福大;九、说随喜人施亦得福报;十、较量施福何者最大;十一、说天下有五难;十二、说垢去明存,犹如磨镜;十三、说行道者善,志与道合者大,忍辱者多力,除心垢者最明;十四、说心垢(三毒五盖)尽,乃知生死所趣,诸佛国土道德所在;十五、说学道见谛,如持炬火入于暗室,其冥即灭;十六、说应念道不应稍忽;十七、说恒念无常则得道疾速;十八、念道得信根其福无量;十九、念四大无我;二十、华名危身,如香自烧;二十一,财色如刀上蜜,贪之截舌;二十二、妻子情欲,患甚于宰狱;二十三、爱欲莫甚于色;二十四、爱欲之于人,如逆风执炬有烧手患;二十五、佛诃玉女如革囊众秽;二十六、为道不为情欲所惑,保其得道,如水中木顺流入海;二十七、意不可与色会合;二十八、无视女人,见之当如莲花不为泥污;二十九、人为道去情欲,当如草避火;三十、说止息淫欲当先断心;三十一、说无爱即无忧,无忧即无畏;三十二、坚持精进,欲灭得道;三十三、说学道调心,应如调琴弦缓急得中;三十四、说学道应渐渐去垢,如锻铁;三十五、说人不为道,生老病死其苦无量;三十六、说人离三恶道乃至信三宝值佛世等八种难得;三十七、说为道须念人命在呼吸间;三十八、说离佛虽远,念戎心必得;三十九、说佛经如蜜,中边皆甜,行者得道;四十、说为道须拔爱欲根,如摘悬珠,终有尽时;四十一、说沙门行道,当如牛负重行于泥中,急求出离;四十二、轻富贵如过客,视金玉如砾石。全经大意说出家、在家应精进离欲,由修布施、持戒、禅定而生智慧,即得证四沙门果。因此经为第一部汉译佛经,加之该经中包含了佛教基本修道的纲领,故在中国佛教界的影响既深且远。版本多出,又兼有说法不同。现见收载版本有《丽藏》本,坊间影印唐怀素草书《四十二章经》本,房山石刻,明代刻本以及清乾隆印四体合璧本。《明藏》亦收有此经。日本译本有山上曹源译《四十二章经》(收于日本《现代意译佛教圣典丛书》第六),1871年有英国人的译本,1878年法国人又校印了汉、藏、蒙文《四十二章经》。1906年日本铃木大拙又出版英译本,还有1947年伦敦出版的《四十二章经》及其他两经的合本。注经本也很多,已佚的有宋智圆《注》一卷,《正义》一卷;仁岳《通源记》二卷,科一卷。现存的有《宋真宗注》一卷,宋守遂《注》一卷,明了童《补注》一卷,明智旭《解》一卷,清道霈《指南》一卷,续法《疏抄》五卷。

猜你喜欢

  • 三传异文录

    一卷。清彭孚甲撰。孚甲字乔仙,江苏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武英殿大学士彭蕴章(1792-1862)从子。《春秋》三传由于传授源流不同,异文颇多。《三传异文录》以《左传》为宗,以《公羊传》、《穀梁传》作为

  • 南汉书三种

    八卷。清吴兰修(生卒年不详)撰。吴兰修字石华,广东嘉应(今广东梅县)人,嘉庆举人,官信宜训导。关于五代十国之史书多有流传,惟南汉胡宾王《刘氏兴亡录》,原书久佚,吴兰修博采群书,仿古史体例,以年为经,以

  • 鄱阳遗事录

    一卷。宋陈贻范撰。陈贻范字伯模,天台(今属浙江)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官至宗正丞。生卒年不详。本书记载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事迹。范仲淹曾在鄱阳(今江西波阳)任职,有善政,百姓为之立祠

  • 孝纪

    十六卷。明蔡保祯(生卒不详)撰。蔡保祯,字瑞卿,明漳浦(今福建省漳浦县)人,生平仕履不详。《孝纪》收罗历史上以孝行著称的人物,记其事迹。分为十六卷,即帝王、圣门、纯孝、世孝、禄养、苦行、神助、通神、寻

  • 两汉蒙求

    十一卷。宋刘班(生卒年不详)刘班字希范,吴兴(今属浙江)人。官至同知三省枢密院事。本书模仿李翰《蒙求记》的体例。收取两汉的事,以韵语编之。以便乡塾之诵习,而于史学无所发明。

  • 玉雪斋诗集

    三卷。明虞谦(1366-1427)撰。虞谦,字伯益,金坛(今江苏南京)人。洪武二十八年(1395)由太学生擢刑部郎,出知杭州府。永乐十六年(1418),命督漕运,后召为大理少卿,进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仁

  • 司马法直解

    一卷。明刘寅撰。刘寅所注兵书皆名曰《直解》,《尉缭子直解》、《黄石公三略直解》有著录。刘氏注此书缘起,其自序云:“是书言辞古简而义深,中间又有阙文误字,儒家多不经意,学者由是不得其说,今姑为之《直解》

  • 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

    一卷。宋岳珂(1183-1234)撰。珂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河南南阳)人。南宋著名爱国将领岳飞之孙。历官至权户部尚书、淮南江浙荆湖制置茶盐使。一生著述甚多,除此书外,尚有《金陀粹编

  • 四书补义

    七卷。清陶起庠撰。陶起庠字虞上,湖北广济人。是书《大学》一卷,《中庸》一卷,《论语》二卷,《孟子》三卷。首有自序,认为书有本义,有旁义,有余义,或考经义,以求其理;或征传义,以纪其事。道通为一,无异非

  • 汪禹又诗集

    八卷。明汪淮(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汪淮,字禹又,安徽休宁人。生平事迹不详。著有《汪禹文诗集》。是集皆古今体诗,凡八卷。前有陈履、王世贞、刘凤、汪道昆、吴子玉诸人序。据吴子玉序称:“令其伯子懋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