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英歌集

唐英歌集

三卷。唐吴融(?-约903)撰。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幼力学,工辞调。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累迁侍御史。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成汭。久之,召为左补阙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天复元年(901)昭宗反正,登南阙,群臣称贺,吴融最先至帝命于座前跪草十数诏,简备精当,曾不顷刻,皆中旨。帝大加激尝,进户部侍郎。凤翔劫迁,吴融不及从去,客阌乡。俄召为翰林秉旨,卒于官。有诗集四卷,制集一卷,并传于世。吴融与韩偓同为翰林学士,故韩偓有与吴融玉堂同直诗。但二人唱酬仅一两篇,未详其中原因。以立身本末论之,韩偓心在朝廷,力图匡辅。其诗所谓报国危曾捋虎须,实非虚语。纯忠亮节,万万非吴融所能及。以文章工拙论之,则吴融诗音节谐雅,犹有中唐之遗风,较韩偓为稍胜。在天祐诸诗人中,间远不及司空图,沈挚不及罗隐,繁富不及皮日休,奇僻不及周朴。然其余作者,实罕与雁行。《唐书》本传称昭宗反正,吴融于御前跪作十许诏,少选即成,意详语当。《唐诗纪事》又称李巨川为韩建草谢表以示吴融。吴融吟罢立成一篇,李巨川尝叹不已。或许在当时,亦属铁中铮铮者。有《唐人四集》本、《唐四名家集》本、汲古阁刊本、《唐诗百名家全集》本、《四库全书》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小腆纪传

    六十五卷。补遗 五卷。清徐鼒撰。徐鼒(?-1862),字彝舟,号亦才,江苏六合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御史、福宁知府等。徐鼒有经世致用之材,在太平天国兴起时,曾兴办团练,镇

  • 泌园集

    三十七卷。明董份撰。生卒年不详。董份字用均,号泌园。乌程(今浙江)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十。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此集为其孙嗣茂所编。共诗七卷、文三十卷。此集为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有《四库全

  • 星槎胜览

    二卷。费信撰。费信(1388-?)字公晓。苏州昆山(今江苏)人。永乐、宣德年间,曾以通事(翻译)之职,随郑和通使西详。前后四次。历览诸国人物、风土。将所见所闻撰成此书。前卷所记为其亲历诸国。后卷为采集

  • 百鸡术衍

    二卷。清时曰醇(1807-1880)撰。时曰醇,字清甫,嘉定(今上海嘉定县)人。其父时铭(1768-1827)曾著有《笔算筹算图》一卷。时曰醇少时入监,专治九数;1861年春,时与丁取忠(1810-1

  • 检蠹随笔

    三十卷。明杨宗吾(生卒年不详)撰。杨宗吾,字伯相,成都(今地名同)人。官锦衣卫指挥。大学士杨廷和之曾孙、修撰杨慎之孙也。此书三十卷,共分二十四类,采掇琐碎,分条编载,体例近似类书。内容之中间附有当时邸

  • 活人总括

    见《伤寒类证活人总括》。

  • 广百川学海

    一百三十二种,一百五十五卷。明冯可宾编辑。冯可宾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丛书在《续百川学海》之后,复又汇辑古今小品著述,仍按天干顺序分为十集,共十二册,主要有:明邢云路《立春考》、明沈士谦《明良录略》、

  • 九经学

    三卷。清王聘珍撰。聘珍字贞吾,号实斋,江西南城县人,拔贡生,阮元曾请他参订古籍。此书原题卷数八十九,此为残稿,仅有《周礼》二卷,《仪礼》一卷。似应列礼类,但前人既刻入丛书,又题曰“九经学”,所以就归入

  • 空同子

    一卷。明李梦阳(1473-1530)撰。李梦阳,字天赐,又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后徙居河南扶沟(今河南省扶沟县东北)。明弘治六年(1494)举乡试第一,第二年便成进士,曾作过户部主事、

  • 易断辞

    一卷。清端木国瑚撰。该书为作者继《周易指》之后,援引孔颖达《周易正义》“断辞”之说所作的一部阐发周易要旨之作。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一)论三易本原;(二)论卦象之辞凡八事;(三)论乾之天体,坤之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