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呻吟语摘

呻吟语摘

二卷。明吕坤(1536-1618)撰。吕坤字叔简,号新吾,宁陵(今属河南)人。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历任襄垣知县、户部主事、山东济南道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刑部侍郎等职。万历二十五年(1597),上疏抨击时弊,疏入不报,又遭张位等诬劾,遂称病告归,潜心著述,孜孜讲学。其学早年不出理学藩篱,中年之后渐感理学之非。著有《去伪斋集》、《呻吟语》、《阴符经注》、《四礼疑》、《四礼翼》等书。吕坤一生笃于治学,多所自得,以笔记之,历五十余年而成书,分四卷刊行。后其子吕知畏又取所遗若干条以续之。作者谓此书选择不精,所校不慎,乃亲自删削,编为二卷,三易其稿而成,定名为《呻吟语摘》。上卷为内篇,分为《性命》、《存心》、《伦理》、《谈道》、《修身》、《问学》、《应务》等七门。下卷为外篇,分为《天地》、《世运》、《圣贤》、《品藻》、《治道》、《人情》、《物理》、《广喻》、《词章》等九门。此书不侈语精微,而以笃实为本。不虚谈高论,而以践履为程。在明代讲学诸家中,似乎粗浅,然所论颇有新意。由于是作者亲自删选,基本上代表了其学术思想的精华。如他在书中认为,气是世界的本源,天地万物只是气的聚散。元气巨万亿岁,终不磨灭。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主张“任自然”和“夺自然”。所谓“任自然”,即顺应自然,不讲迷信。所谓“夺自然”,即驾驭自然,发挥“心”的作用改造自然。有万历四十四年(1616)刊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松门稿

    八卷。明王庭譔(1552-1600)撰。王庭譔字敬卿,华州(今陕西华县)人。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修撰。著有《松门稿》。是集凡八卷。前有冯琦序。因譔年未四十而没,诗文皆未成就。故冯琦序

  • 周易卦变图说

    一卷。清宋祖骏撰。宋祖骏字伟度,江苏长洲人。

  • 韵府群玉

    二十卷。元阴时夫(生卒年不详)撰。其弟阴中夫注。此为旧刻本所题。但据黄虞稷《千倾堂书目》载:阴时夫名阴幼遇或作阴时遇,字时夫。奉新(今属江西浔阳)人。数世同居。登宋宝祐九经科,入元不仕。其兄中夫,名阴

  • 尚书举隅

    六卷。徐志遴撰。其生卒年不详。志遴字抡英,建昌新城(今江西黎川县)人。清代学者。《尚书举隅》一书似为举业而作。该书主蔡沈集传而删节之,并于每条之下各以己意附注一二语,盖取简易便于记忆。

  • 藤华馆诗稿

    四卷。清张大楠(约1865前后在世)撰。张大楠字梦锡,号幼涵。陕西肤施(今延安)人,生卒年未详。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入词林散馆授编修。与林寿图为道光二十三年(1843)乡举同年,又有葭莩之亲。

  • 大易疏义

    五卷。清朝王芝藻撰。王芝藻字淇瞻,溧水人。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其书论认为《洪范》九畴本于《洛书》,认为万物之生始于五行,所以五行居一。皇建有极为天地人物之主,所以皇极居中。天时人事之应尽于五福

  • 白门草

    二卷。明丁肇亨(生卒年不详)撰。肇亨,字茂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丁元复之子。是编前有崇祯三年(1630)国子监司业经筵日讲官陈仁锡及崇祯五年(1632)闽观察使用绍芳所作序文。上卷为五七言律、绝诗

  • 李湘洲集

    十卷。《补遗》一卷。明李腾芳(约1607年前后在世)撰。李腾芳,字子实,湖南湘潭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著有《李湘洲集》。其学宗王守仁,故此集中第二卷有《阳明集抄序》

  • 元宵闹传奇

    二卷。明李素甫(约1628年前后在世)撰。素甫字位行,江苏吴江人,生平不详。清无名氏《传奇汇考目》著录李素甫撰。明吕天成《曲品》未载,可能素甫为万历三十八年(1610)后人。此剧共二卷,二十七出,系演

  • 拟汉乐府

    八卷。明胡缵宗(约1521前后在世)撰。胡缵宗生平详见《嘉靖安庆府志》(辞目)。一名《舆上集》,以其多写成于舆上。四库全书总目评此书称:“胡缵宗乃揣摩题意为之,殊类于刻舟求剑。况唐人歌诗之法,宋人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