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礼释文问答

周礼释文问答

一卷。清辛绍业撰。辛氏另有《周官旁求》一书,已著录。翁方纲主持重校卢抱经所校之《经典释文》本,辛氏分得《周礼》部分,因成此书。书前有辛氏自序。是书仅完《天官》,以下未见。然自序中言有《地官》“如此”条、《春官》“数谷”条,殆此书恐有缺佚。所作校订大抵依据《说文》,以定字之正俗通假。较重要的如:“胥”条,言郑玄读如“谞”,谓“其言才知为什长”。据《说文》“谓”在言部,“知也”,与郑(玄)注合。大行人注“冢胥”作“象谞”,可为“胥”音“谓”之佐证;“腊人”条,言“腊”原音“昔”,《说文》“昔”在日部,“干肉也。从残肉。日以晞之。”故“干肉”为“昔”之本义,“古昔”为借义。今以“古昔”为专义,而“干肉”字从籀文作“腊”。古“昔”、“腊”本是一字;“劓”条,言据《说文》“劓”正文作“”,云“刑鼻也”,并引《易》“天且”为证,“劓”为“”之或文,而《易》文今改为“劓”;“刖”条,言《说文》“刖,绝也”,而足部之“刖”义为“断足”也,今一律用“刖”而不用“刖”表断足义;“所赒”条,言《说文》无赒字,古只作“周”,如《诗》“靡人不周”、《论语》“周急”、《孟子》“故周之”皆如此,从“贝”乃后人所加;“辟於”条,谓此字通假最多,大加引证。不足之处在于:对许多原文即如此及业经卢氏考正之字,一一补证其义,太过烦琐。有嘉庆辛未(1811)刊本。

猜你喜欢

  • 纲目分注补遗

    四卷。清芮长恤撰。长恤字蒿子,原名城,字严尹。溧阳(今属江苏)人。前明诸生。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朱熹《通鉴纲目》包括正纲和分注。因为系出自朱子,故其间舛漏,世皆牵强解释。长恤考其本源,知分注非出于朱子之

  • 泰泉集

    十卷。明黄佐(1490-1566)撰。黄佐,字才伯,号泰泉,香山(今广东省中山市)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佐学以程、朱为宗,惟理气之说,独持一论。学者称“泰泉先

  • 革象新书

    五卷。元赵友钦撰。赵友钦字敬夫,号缘督。生卒年不详,当在郭守敬后。江西德州人。著有《仙佛同源论》《金丹正理》《盟天录》等。王祎序云:“其学长于律法算数,而天官星家之术尤精,读其书可见也。其书有《推步立

  • 文定集

    二十四卷。宋汪应辰(1118-1176)撰。汪应辰,初名洋,字圣锡,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省)人。绍兴五年(1135)进士第一,历官镇东军佥判,敷文阁学士,吏部尚书。学者称玉山先生,谥文定。著有《文定集》

  • 雨蕉斋诗选

    七卷。清吴淇(生卒年不详)撰。吴淇,清初人,康熙间曾官广西浔州推官,《雨蕉斋诗选》系作者自行编订,分体为卷,收五、七古,五、七律,五、七绝各若干,五言排律六首。吴诗凡三刻,初刻为居家时所作,次刻为谒选

  • 青学斋诗存

    四卷。清汪之昌(1834-1892)撰。汪之昌字振民,江苏新阳(今江苏昆山)人。同治丁卯副贡。壮年绝意举业,以闭户读书、守先待后为职志,教迪后进,殷殷不倦。高德馨、章钰均出其门。后遂专研经义,以《说文

  • 辟寒部

    见《辟寒》。

  • 丁氏魏书外国传西域传外国传补地理考证

    各一卷。清丁谦撰。丁氏将《魏书》中《外国传》、《西域传》、《外国传补》里的许多地名加以考订,以求今地所在。作者着力搜罗,参诸史书,汇得备考之史料,值得珍视,但其中有不洽核之处,仍需参酌他书使用。《续修

  • 贵州通志

    ①十二卷,明谢东山纂修。谢东山,字少字,自号高泉子,射洪县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任贵州提学副使,官至右副都御使,巡抚山东。嘉靖三十四年(1555),贵州宣慰司儒学训导张道等创议修志,谢东山删

  • 四字经

    一卷。意大利艾儒略(详见《万物真原》)撰。《四字经》是一部撰述耶稣教类之作,全书体例仿《三字经》,历述天主教理及其经文传说,是为启蒙者诵读之本。书后附有李奭于1663年时作跋,初刻于崇祯十五年(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