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集注

周易集注

十一卷。图说一卷。清王琬撰。王琬渭南人。此书成于乾隆三十年(1765)。自序说,“年八十有一,盖积一生之力为之也。”其论来知德将太极图列于河图前,所图黑白各半,明是阴阳,不得谓之太极。说洛书于画卦无关,《系辞》并举图书,就象并举耆龟二法一样,只不过是顺便讲的。论伏羲八卦次序以及六十四卦次序,并改邵子的右阳左阴而为左阳右阴,以合于逆数。论伏羲六十四卦方位,既有圆图,则方图可以不作。论文王八卦次序,即“帝出乎震”一节,不能当作“乾坤六子”一节。论羲、文二图并无对待流行之分,不过一明二气,一明五行。论易有太极一节,即生蓍之数,观不言天地万物有太极,而言易有太极,可得其旨。论来知德所谓错卦,即横反对卦,所谓综卦,即竖反对卦,不必添立名目。论本义筮仪第一变归奇之策,通挂一数,不五则九,二三变去第一变所挂之一而不用,只在本数策中挂一策,仍复合而通数其奇,因此四八与初之五九不同。来知德说第一变不通挂一数,所见为是。但是说二三变并不挂一,则少象三一营,只三营而非四营。惟第一变挂一而归奇,不必通挂一数,二三变即用第一变所挂之一而归奇,也不必通挂一数,这都是不四则八,无所谓不五则九。其大旨虽然也纠绕图学,但所说均自出新意,也可备一解。只有以十翼兼象辞、爻辞数之,未免于古无稽。其解经也都敷衍成文,殊乏精义。盖所注意只在图说而已。《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十六卷。明来知德(生卒年不详)撰。知德字矣鲜,梁山(今四川梁平)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事迹见《明史·儒林传》。知德自乡举之后,即移居万县深山中,精思易理,历二十九年而成是书。其立说专取《系辞》中错综其数以论易象,而以杂卦治之。错者阴阳对错,综者一上一下。其论错有四正错,有四隅错;论综有四正综,有四隅综,有以正综隅,有以隅综正。其论象,有卦情之象,有卦画之象,有大象之象,有中爻之象,有错卦之象,有综卦之象,有爻变之象,有占中之象。其注皆先释象义、字义及错综义,然后训本卦本爻正意。是书参互旁通,自成一说,当时推为绝学。然上下经各十八卦本之旧说,而所说中爻之象亦即汉以来互体之法,知德唯专明斯义较先儒为详细而已。因其在自序中唯我独尊,故后人对是书褒贬不一。是书收入《四库全书》,有明万历张之厚刻本,万历三十八年张惟任刻本,康熙二十七年(1688)崔华刊本,光绪十一年(1885)刊本。近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亦收入。

猜你喜欢

  • 说文部首表

    一卷。清王筠撰。参见《说文句读》。此书本蒋和之《说文字原表》修订而成,并易“字原”为“部首”。王氏以“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为原则,将部首编为谱牒世系的表格,附于《说文句读》之后。其

  • 江西忠义录

    十卷。清沈葆桢(1820-1879)、刘坤一等修撰。宝桢字幼丹,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道光进士,官至江西巡抚、两江总督。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军进犯江西,清朝将士官民死者不可胜数。咸丰九年(1859年),

  • 虎钤经

    二十卷。宋许洞(970-1011)撰。《宋史》本传云:许洞字洞天,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案《四库提要》云:洞字渊夫,吴兴人。误。说详李裕民《四库提要订误》。父仲容,太子洗马致仕。洞幼时习弓矢击刺之

  • 至元嘉禾志

    三十二卷。单庆修,徐硕纂。徐硕,于至元时为嘉兴路教授。嘉禾,今浙江嘉兴古称。此志《至元嘉禾志》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修,旧抄本。全书三十二卷,分为:卷一为沿革、星野、道里、风俗,卷二为城社、坊巷,

  • 丹渊集

    四十卷。拾遗二卷。年谱一卷。《附录》二卷。宋文同(1018-1079)撰。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梓州梓潼(今四川梓潼县)人。北宋文学家、画家。皇祐元年(1049)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知洋州

  • 晁氏新书

    一卷。汉晁错(前200-前154)撰,清马国翰辑。晁错,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初从张恢学习申不害、商鞅的法家学说。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汉景帝时任御使大夫,主张削夺诸侯王国封地,加强中央集权。后遭谮被杀

  • 黔阳县志

    六十卷。首一卷,清陈鸿作纂修,杨大诵纂。陈鸿作,贵筑人,曾任黔阳县知县。黔阳置县自汉始,县志创自南宋县令饶敏学。元、明两代亦有续修,然皆佚而无传。迄清首修于康熙知县张扶翼,再修于雍正知县王光电,三修于

  • 簪花阁集

    一卷。清翁端恩撰。翁端恩,生卒年不详,字璇华,号纫卿,江苏常熟人,体仁阁大学生翁心存之次女,协办大学士翁同和之妹,编修、国子监司业归安钱振伦之继妻。清代诗人。此书包括作者平生所作古今体诗若干首,词若干

  • 闺秀集初编

    五卷。清季娴(生卒年事迹均不详)撰。季娴,兴化(今江苏淮扬)人,嫁与李氏。编有《闺秀集初编》。是集为明妇女诗歌总集。凡五卷。选录了明代妇女的诗歌,编为四卷,又附词一卷。诗均为近体。是集称“初编”本有续

  • 先天易贯

    五卷。清刘元龙撰。刘元龙字凝焉,饶阳人。此编前有康熙五十一年(1712)自序,又有雍正元年(1723)补序。其书先成三卷,刊于江南,后来又续增二卷,所以有二个序。刘元龙自称经历三十年才成书。首卷以数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