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官马融传

周官马融传

一卷。东汉马融(79-166)撰,清黄奭辑。黄奭另有子夏《易传》辑本,已著录。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官至议郎,博通经籍,为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卢植皆出其门下。贾公彦《序周礼废兴》引《马融传》称:“(融)至六十为武都守,郡小少事,乃述平生之志,注易、尚书、诗、礼传,皆讫,惟念前业未毕者唯周官。年六十有六,目瞑意倦,自力补之,谓之《周官传》也。”马书隋志作《周官礼》,十二卷,旧唐志作《周官传》十二卷,今已佚。汉人家法,凡称述师说,不嫌蹈袭,不须辨白。郑玄乃马融弟子,故其《周礼注》中直用马氏之说而不标明所出。黄奭根据群书所引马注佚文,辑成此书,刻入《汉学堂丛书》。此外,马国翰亦有辑本《周官传》一卷。黄氏所辑较马氏所辑,多“中春之月”一条、“立小祀”一条、“重三埒”一条,“若不见其鸟兽”条下多“救日之弓”与“救月之矢”注;少“一曰泛齐”条、“小祭壹贰”条、“凡封国设其社稷之壝”条,“以礼哀围败”条、“五命赐则”条、“翟车,贝面组总有幄”条、《冬官·考工记》第六条、“山以獐、水以龙”条、“枣栗十有二列”条、“张五采之侯”条、“九阶”条。黄氏所辑别有马辑所无者,则皆不足据。如《论语·八佾篇》集解引马融云;“射有五善马,一曰和志,体和,二曰和容,有容仪”云云,此引《周礼》为说,明是马氏《论语注》文,经非《周官传》文。而黄奭亦辑入《周官传》,非是。黄氏辑本亦有远胜于马氏辑本的地方,如“惟事职掌百工器用、未耜弓车之属”,隶《小宰》“六曰事职”下,不隶《大宰》“六曰事典”下;“奄,卿也”隶《世妇》“每宫卿二人”下,不隶《守祧》“奄八人”下;“六卿之地去远郊五十里内,五十里外置六遂”只见于“《司勋》掌六乡赏地之法”下,不重出于《乡老》“则公一人”下。

猜你喜欢

  • 读易初稿

    八卷。清丁叙忠撰。丁叙忠字秩臣,湖南长沙人。此书历引宋以来邵周程朱诸儒易说,证以本经,验以人事,所言多为阐发人生道德之旨。他认为周易实际上为卜筮之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不超出民生日用的范畴。人们

  • 荆溪唱和诗

    一卷。明俞允文(1513-1579)编。俞允文,字仲蔚。初名允执。昆山(今属江苏)人,嘉靖中诸生。本书为嘉靖四十年(1561)年间,顾从义、姚昭、董宜阳、冯迁、朱察卿、姚遇、姚遂、沈明臣八人同游荆溪唱

  • 中候运衡

    一卷。清乔松年辑。《太平御览》第八十“帝尧刻璧,率群臣东沉于洛,书曰:天子臣放勋德薄,施行不亢。”《礼记·曲礼》疏所引,作《中候运行》;而《路史》则云:“尧刻璧为书沉洛,今《运衡》篇是也。”古代行、衡

  • 周易古五子传

    一卷。不著撰者,系汉代作品。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刘向《别录》所校雠《古五子书》,定为十八篇,分六十四卦著之,辰自甲子至壬子凡五子。《汉书·艺文志》亦作十八篇。《隋书·经籍志》不著录,原书早佚。马氏据《

  • 孤儿编

    三卷。清汪喜孙撰。喜孙字孟慈,后改名喜荀,嘉庆十二年(1807年)举人,官至怀庆知府。喜孙传家学,长于考据,此编乃述其父汪中学行之作,因喜孙生九岁而中殁,故谓之《孤儿编》。汪中(1744-1794)字

  • 吕文懿公全集

    十二卷。明吕原(1418-1462)撰。吕原为明代诗文作家。原字逢源。秀水(浙江嘉兴)人。正统七年(1442)进士,除翰林编修。历中允,侍讲学土、左春坊大学士。天顺初改通政司参议兼侍讲,入内阁预机务,

  • 孔子庙堂碑唐本存字

    一卷。清翁方纲撰。翁方纲,详见《两汉金石记》条。虞书孔子庙堂碑,翻刻已尽失真面。宋拓也已非原物。唐本所存者尚有一千四百余字,元康里氏旧藏,至清代乾嘉年间,归李宗瀚所有。翁方纲择其要者摹录一百二十字,以

  • 鲁斋遗书

    八卷。附录二卷。元许衡(1209-1281)撰。衡字仲平,号鲁斋。怀孟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尝从姚枢、窦默等讲习程朱理学。中统元年,被忽必烈召至京师。后参与放定元朝朝议、官制。累官至中书左丞、集贤大学

  • 周易窥余

    十五卷。郑刚中(1088-1154)撰。郑刚中,字亨仲,两宋之际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著有《周易窥余》十五卷、《大易赋》一篇、《北山集》、《经史专音》、《西征道里记》等书。精于《易》学,说经颇有新

  • 紫竹山房集

    三十三卷。清陈兆仑(1700-1771)撰。兆仑,字星斋,号句山,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雍正进士。乾隆初举鸿博,授内阁中书,官至通政使。精六书,善经义。时人视作文匠。曾充任《世宗实录》、《诗经补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