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史通通释

史通通释

二十卷,清浦起龙撰。浦起龙(1679-?),字二田,号三山伧父、江苏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史学家。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科会试,45岁的浦起龙举进士,之后官授苏州府学教授,主讲于紫阳书院。乾隆十年(1745年),辞官著述,致力于经史的编纂。当时,对唐代史学家刘知已撰写的《史通》一书注释的有很多家,旧有的有郭延年、王维俭二家,清代的有黄知琳之注,尽管黄注补郭、王二家之缺,有所增损,但其中也存在不少疏漏、舛误之处。鉴于此,浦起龙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博采众家之长,撰写成《史通通释》一书。此书笺释、引据详明,有补前者之不足,于《史通》注中为善本。然而,其中也存在不少失误,在疑古、惑经诸篇,对以往的舛误不仅不加以纠正,反助颓澜,此外,他又好臆改古书旧文,有失本书原意,如《六家篇》尚书条中,“语无可述”四字之下,“若此”二字之上,就有明显的句读脱漏现象,又擅改“此”字为“止”字,并臆增的“有”字,至于句读、章解、评述及注书体例,更有所偏差。尽管如此,它还是一部比较完整的训释《史通》之作,自从此书成书以后,往往刊布《史通》多与《通释》同行。《通释》一书有乾隆十七年(1752年)刊本,石印本,《四部备要》本,今有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史通通释》校点本。除了《史通通释》一书外,浦起龙还撰写有《读杜心解》等书。

猜你喜欢

  • 新刊补注铜人俞穴针灸图经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 深州风土记

    二十二卷,附表五卷。清吴汝纶修纂。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安徽桐城人。同治四年(1865)进士。师事曾国藩,为“曾门四弟子”之一。曾任深州、冀州知州。还受聘保定莲池书院山长、京师大学堂总

  • 四书管窥

    八卷。元史伯璇撰。伯璇字文玑,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生平不详。该书引赵顺孙《四书纂疏》、吴真子《四书集成》、胡炳文《四书通》、许谦《四书丛说》、陈栎《四书发明》等等,取其与《四书章句集注》异同者,各

  • 江东十鉴

    一卷。宋李舜臣撰。舜臣字子思,隆州井研(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据《宋史·李舜臣传》:生四年知读书,八岁能属文,少长通古今,推迹兴废,洞见根本,慨然有志于天下。绍兴末,张浚视师江、淮,舜臣应诏上书,

  • 洛阳曹氏丛书

    九种,十六卷。清曹曾矩编。曹曾矩字用甫,号小时,河南洛阳人,生卒年不详,曾官桐柏县教谕。丛书辑曹曾矩曾祖以上三世著作,有清曹逢庚二种,《春秋辑说汇解》一卷、《淡和堂经说》一卷。曹逢庚字上章,号肃堂,乾

  • 离骚草木疏补

    四卷。明屠本畯(生卒年不详)撰。屠本畯,本名畯,字田叔,鄞县(今浙江鄞县)人。以门荫入仕,官福建盐运司同知。《疏补》卷首有《离骚草木疏补序》(屠隆纬真撰),《自序》,《黎民表序》,吴仁杰原序。《离骚草

  • 都氏铁网珊瑚

    二十卷。明都穆(详见《壬午功臣爵赏录》条)撰。此书与世传朱存理之《铁网珊瑚》同名。但朱存理之书分书品、画品二门,备录、题跋印记,被张丑、郁逢庆所宗。而此书则前四卷皆为都穆所作诸书题跋及诸画题跋。卷五以

  • 医门棒喝 伤寒论本旨

    见《医门棒喝初编二编伤寒论本旨》。

  • 两岸集

    八卷。明朱廷立(约1538年前后在世)撰。通山(今湖北东南)人。其生平详见《盐政志》条。此集共八卷。诗四卷,文四卷。其门人兵部尚书刘体乾撰《墓志》,称其学出于姚江,而挤之者复出自姚江之流。今其文集内推

  • 礼议

    二卷。曹元忠撰。曹元忠生卒年未详,清末民初学者,江苏吴县举人,官内阁中书,任礼学馆纂修,资政院议员。《礼议》一书根据礼经疏注并参照史传,辨析百家异说。全书共二十五篇,并附律议四首,分为上下卷。卷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