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历城县志

历城县志

十①六卷。明宋祖法修,叶承宗纂。宋祖法字允绳,新蔡县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曾任耿济、祁门知县,官至刑部主事。叶承宗字弈绳,邑人,天启七年(1627)举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授临川县知县,于顺治五年冬,死金声恒之难。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请兵下济南,将明末刘富平、刘亮采两家方志,毁于兵乱。崇祯十三年,宋祖法掌历城,怂恿叶承宗重修历城县志。叶承宗乃请赵天开等人一同参修。历数月,志成。《历城县志》崇祯十三年(1640)泺源叶氏友声堂刻本。此志考据博洽,记述详明。然其山川、古迹、职官、人物类中,脱漏时见,因刚经历兵燹,虽远采旁搜,文献无征之故。此志尚有康熙六十一年(1722)李师白增补刻本和民国二十九年(1940)燕京大学影抄本。②五十卷,首一卷。清胡德琳修,李文藻等纂。胡德琳字碧腴,一字书巢,安徽休宁人,后定居临桂县(今广西桂林)。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授四川什祁知县,三十一年(1766)任历城县令,不久升济宁州知州。他一生著述甚富,有《西山杂咏》、《东阁间吟》、《书巢尺牍》、《济阳县志》、《济宁直隶州志》、《东昌府志》等。李文藻(1730~1778),字素伯,晚年号南涧,山东益都县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官至桂林府同知。其自幼好学,藏书数万册,著述亦多,有《恩平》、《潮阳》、《桂林》等集。主纂《诸城县志》等。胡德琳掌历城时,慕李文藻之名,开志局,延其主纂县志。志稿未就,胡德琳即迁济宁刺史,延前廉使沈廷芳总司其事,历数月,告竣。《历城县志》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全书五十卷首一卷,分纪、考、表、传四部,卷首有《圣制》、《宸翰》等及图、序。志目为:卷一至卷二总纪;卷三至卷五地域考;卷六至卷九山水考;卷十至卷十三建置考;卷十四至卷十八古迹考;卷十九至卷二十二艺文考;卷二十三至卷二十五金石考;卷二十六封建表;卷二十七职官表;卷二十八至卷三十一选举表;卷三十二袭爵表;卷三十三貤封表;卷三十四宦迹录;卷三十五至卷四十八列传;卷四十九至卷五十杂缀。此志体例基本承袭《史记》,编次有条不紊,考核精确,特别是古迹考、艺文考、金石考,有一定参考价值。此外,《列传》中不仅列人名,而逐人列有小传,极为难能可贵。此志为志中佳作。

猜你喜欢

  • 文竽汇氏

    二十四卷。明付作兴(生卒年不详)撰。付作兴字廷用。建昌(今属四川)人。此书汇辑古来姓氏,并兼载古来人物。分君姓、臣姓、诸侯、大夫、公族、补遗、复姓。各标目上阑,而下附偶语一二联。自序云:文本于氏,正文

  • 草韵汇编

    ① 二十六卷。清陶南望撰,陶南望字逊亭。上海(今上海市)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成于康熙年间。书中记草书家从秦程邈记起,至明代朱克诚,共三百四十一家。其草法分韵编次,平、上、去三韵部分是陶南望亲辑。

  • 东山存稿

    七卷。《附录》一卷。元赵汸(1319-1369)撰。汸,字子常。休宁(今属安徽)人。长于经学,所著有《周易文诠》。晚年筑东山精舍,时人称东山先生。明洪武二年(1369)曾预修《元史》。汸门人汪荫裒辑其

  • 外台秘要方

    四十卷。唐王焘(670-755)撰。王焘,郿县(今属陕西)人,出身世宦,为唐宰相王珪之孙,曾在弘文馆(当时国家图书馆)任职二十余年,有机会接触大量医学典籍。王焘博采众家,汇集群书,于天宝十一年(752

  • 满洲资治通鉴纲目

    五十九卷。通鉴纲目前编,十八卷。通鉴纲目续编,二十七卷。康熙帝敕同儒臣共翻。汉字本有朱子撰《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元金履祥作《前编》十八卷;又作外纪一卷,举要三卷;明商辂作《续编》二十七卷。陈仁锡集三书

  • 周易蕴义图考

    二卷。清朝姜兆锡撰。姜兆锡,详见《周易本义述蕴》条。该书主先天之学,根据图书而推演其错综互变的宗旨,基本上都是推阐旧说。《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吴都法乘

    十二卷。明朝周永年(生卒年不详)撰。周永年除撰有《吴都法乘》十二卷外,还撰有《邓尉圣恩寺志》一书。《吴都法乘》一书,辑吴中释氏典故,内分十二篇而成。书中收载了佛祖释迦牟尼出家、求法、创教、弘法及其生平

  • 竹垞文类

    二十六卷。清朱彝尊(约1629-1709)撰。生平详见《经义考》(辞目)此集收康熙十六年(1677)以前的大部分诗文,其中诗十四卷,文十二卷。据《四库全书总目》撰著者称:“此集乃其未遇时所刻。中有《曝

  • 义乌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清诸自谷修,程瑜、李锡龄纂。诸自谷,义乌县知县。义乌为秦代古邑,历史甚长,有志最早。宋代原有元丰、咸淳志。元时正邑人黄文献合宋两书而成正志。明代正统、万历、崇祯修数次,迄清康熙朝有十

  • 京山县志

    ①十卷,清吴游龙修,王演纂。吴游龙,字禹门,盛京辽阳(辽宁辽阳)人。王演,字鹿材,本县人,贡生,官大理评事。考京山,汉为竟陵县地,隋初置京山县,历代不改。县志自宋时附郡志,未有专书。明初沿宋志,志郡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