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卢氏礼记解诂

卢氏礼记解诂

一卷。汉卢植(约159-192)撰,清臧庸辑。植字子斡,涿郡涿县(今河北中部)人。灵帝时,历任博士,九江、庐江太守。黄巾起义,他任北中郎将,率军镇压河北黄巾军,围攻广宗(今河北省威县东),日久无功,被撤还。后任尚书,因反对董卓废少帝,罢职。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今佚。事迹见于《后汉书·本传》。庸字西成,原名镛,字在东,武进(今江苏省南部)人。是书前面有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卢文弨序,后面有《补遗》二则及《附录》七则,不入卷。本传载卢植作《三礼解诂》,又载其上书曰,颇知今之《礼记》,特多回穴。前以《周礼》诸经,发起秕缪,为之解诂,愿得将能书生二人,共诣东观,专心致志,合《尚书章顺》考察《礼记》得失。是植对于《周》、《仪》二礼,也有解诂,只是《礼记》有成书。《魏志·卢毓传》注引《续汉书》,但称其作《礼记解诂》,没有说《三礼》,大概根据成书而言。庸以此为根据认为范氏传闻之误,这是不对的。其注所依据版本与郑不同。如不离禽兽作走兽,准之对之则别之例,此对上飞鸟而言,作走为长,蓌拜作蹲,与《公羊·僖三十三年》传何注,揖其父于师中,甲胄不拜,为其拜如蹲合。填池如字读。陈乔枞《礼记郑读考》云,填池者,谓填聚诸饰于池。此说应该适合卢意,由上诸文,是知孔疏认为郑附卢马之本者是错误的,而臧琳《经义杂记》但以显当作韅为校之尽善,禽兽作走兽为未尽善者也是错误的。既卒哭节,引用《周礼》宰夫为释,然从生者本小记杂记为解,迎春东郊诸文,采用贾逵义(见《魏书·刘芳传》),郊迎长日之至,采用易纬说,都有根据。大乐正小乐正大胥小胥以汉制为况,郑注三礼也用此法。鱼须、文竹为二物,证以司马相如《子虚赋》张揖注,以鱼须为旃柄,则知鱼须自可为笏,不必致疑。认为《王制》是汉文帝命令博士所作,则刘向《别录》云文帝所造书,有《本制》、《兵制》、《服制》篇(见《史记·封禅书索隐》),很清楚《礼记·王制》一定不是汉代博士所作。以元日元辰分阴阳言则仲春元日命民社,社主阴气,而祀用日不用辰,其说难通,经意应当是以日干辰支言,以明堂为即太庙,明堂、灵台、辟雍都是同一处,是郑驳异义袁准正论已经作了详细论述(并见《诗》灵台疏)。《五经通义》又有三者不同之说(见《隋书·牛弘传》)。以天宗为六宗之神,则《尚书》六宗虽然异说纷如,但绝对没有此义,或欲读《孝经》郊祀后稷以配天宗为句,更不足辨。以郁合鬯为取草与秬黍郁合酿之,此本《诗》江汉传筑煮合而郁之曰鬯,但是,与下文萧合黍稷文法不相合。以朝日为在立春之日,那么朝日不是正祭,与祀日不同,祀日在正月立春,朝日则在春分,《尚书大传》区分得极其清楚(见《仪礼经传通解续》二十二)。以素端为布上素下皮弁服,《士冠礼》、《郊特牲》都说及弁素积,应当以素为句,积为句。素兼衣裳言,认为衣裳全是白缯,而裳有辟积。其用白布为之者,谓之皮弁素服,乃是吊服,不是纯吉服。《郊特牲》云皮弁素服而祭,素服用以送终,可知其不是丝衣而是布衣。素端也是布衣,而与皮弁素服不同。皮弁素服侈袂,素端则与玄端相同,袂都属幅。自古以来,礼家对于此三者往往有很多错误,只有黄以周《衣服通故》为得其旨,这也足以证明卢注之过失。然而,其书本来有二十卷,现在所辑不到十分之一。假使全书仍然存在,其精核处一定很多。以展轻之轻为辖头轊,大概认为軎末之軨,不是舆中之軨,与本文先言展軨,次言奋衣右上,语气相贯。庸怀疑其有错误,认为天子三推是一发九推来,大概本周语王耕一拨,班三之为义,庸就改九为三,大行郎,也如谒者兼举形貌,这应当属于《杂记》赞大行人注,庸认为不知所属。由此可见,辑逸也并非易事。此书有拜经堂本。

猜你喜欢

  • 胜朝遗事

    二编四十九种十四卷。清吴弥光编辑。吴弥光,南海人,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未详。该书所录之史实起自洪武年间,终至崇祯时期,而不录南明宏光、隆武及永历诸朝史事,对于明朝的重要史事,如靖难与挺击、红丸、移宫三大

  • 钵山堂诗集

    十九卷。清陈阿平(约1672年前后在世)撰。陈阿平,字献吉,广东东莞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年间诸生,与梁佩兰同时。工诗。此集由梁佩兰作序。其中古体诗虽诗风劲直但缺少锤炼,而五言律诗如“东风归故园,孤烛对

  • 汉学师承记

    八卷,附经师经义目录一卷。清江藩撰。江氏有《隶经文》《续隶经文》。此书初成,龚自珍就认为其汉学名目有十不安(见《定盦文集补编·与江子屏书》)。龚谓,读书者,实事求是,千古同之。此虽汉人语,非汉人所能专

  • 水地记

    一卷。清戴震撰。戴震(1724-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今屯溪)人。因家计贫寒,年轻时曾做过商贩,又教书为业,并就学于江永,深受其影响,奠定了日后学术基础。乾隆二十七年(1762),为避仇家陷害

  • 乾坤清气集

    十四卷。明偶桓(生卒年均不详)编。偶桓字武孟,号海翁,自号瞎牛。太仓(今属江苏太仓)人,洪武中官荆门州吏目。著有《乾坤清气集》。是集凡十四卷。收录了元一代之诗,分体编次。其中如汪元量、瀛国公,元好问等

  • 商君

    见《商子》。

  • 贞素斋文集

    八卷。元舒頔(1304-1377)撰。頔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人。顺帝至元三年(1337)被江东宪使辟为贵池教谕,秩满调丹徒。后归隐山中。明初屡召不出。名所居为贞素斋。所著有《古淡稿》、《华阳集》,

  • 御定孝经衍义

    一百卷。清爱新觉罗·福临(见《御注孝经》)和爱新觉罗·玄烨(见《日讲易经解义》)等御定。是书为顺治十三年(1656)奉敕所修,至康熙二十一年(1682)告成。圣祖亲为鉴定,并为之作序,然后颁行。是书体

  • 抱冲斋石刻

    十二卷 清斌良辑。此帖收赵孟頫书四卷,董其昌书七卷。成亲王永瑆及潘弈、钱泳书共一卷。赵书八种,为《圣主得贤臣颂》、《道德经》、《唯识论序》、《昼锦堂记》、《不自弃文》、《陋室铭》、尺犊三通、《赠麻衣道

  • 士林诗选

    一卷。明怀悦编。怀悦字用和,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永乐中以纳粟官通判。此集所载,皆一时友朋之作。近体最多,持择亦未精审。《四库全书》列为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