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本海陵集
一卷。宋周麟之撰。麟之生平详见《海陵集》辞目。此本诗六十三首,文四篇。即《外集》一卷,书贾削去标题外集字,作伪帙,以欺世人。此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一卷。宋周麟之撰。麟之生平详见《海陵集》辞目。此本诗六十三首,文四篇。即《外集》一卷,书贾削去标题外集字,作伪帙,以欺世人。此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六卷。清李若昌辑。李若昌字小泉。此石刻于同治、光绪间。第一卷收陆机《平复帖》、怀素《苦笋帖》、唐僧《法藏》、赵孟頫《师说》。第二卷收吴仲圭、董其昌、祝枝山、吴应卯、沈周、张瑞图、傅山、黄道周、唐伯虎。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十卷。清齐祖望(生卒年不详)撰。祖望字望子,号勉庵,广平(今河北省鸡泽县)人。康熙九年进士,官至南安府知府。除此书外,还著有《素心堂集》、《增补洗冤录》等。此书包括《读易辨疑》、《尚书一得录》、《诗序
一百二十卷。唐代释道世(生卒年不详)撰。道世是法名,俗姓韩,字玄恽,原籍伊阙(治所在今河南伊川西南),祖上居官,长居长安,12岁于青龙寺出家,研习律学。唐高宗显庆(656-661)年间,参与玄奘译场。
八卷。《试帖》一卷。清张吉安(1759-1860)撰。张吉安字迪民,一字树堂,号莳塘,晚号石牛居士。江苏吴县人。举于乾隆丁酉,官余杭知县,历摄浙东各邑,兴利去害,政迹显赫。卸任归田后,结社吟诗;又主讲
三卷。晋徐邈(344-397)撰,清马国翰辑。邈字仙民,东莞姑幕(今山东安丘)人。孝武帝时,谢安荐补中书舍人,累迁太子前卫率,授太子经,于朝典礼制多有建议。撰正《五经》音训,学者宗之,又注《穀梁传》,
一卷。清王景贤著。王景贤字子希,号希齐。福建闽县人。道光举人。作者平生服膺理学,故其易说多以朱子为宗。全书按上下经六十四卦的次序,逐条论列,不章解句释,于每一卦下作略说一篇,敷陈大义而已。其目的不在于
二卷。清周春(1729-1815)撰。周春字松霭,晚号黍谷居士,海宁(今属浙江)人。乾隆进士,官岑溪知县。著作尚有《十三经音略》、《代北姓谱》、《辽金元姓谱》、《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等。此书上卷论字学
二卷。清邵懿辰撰。本书可能是残本,现仅存第六、第七,始自《召诰》,迄于《吕刑》,共十六篇。本书初名《尚书大意》,后改称《尚书通义》。卷首《尚书大意缘起》中邵氏曰:“今观孔、蔡之传《书》,理非不举,事与
十卷。清代王锬撰。此书主要摘录孔子、子思、颜回、曾子、孟子、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及朱熹的言论,同时广征博引诸家之说来进一步论述闸发这些言论,但摘录不够全面,孔子言论部分摘自《易系辞》及《论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