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元丰类稿

元丰类稿

五十卷。宋曾巩(1019-1083)撰。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少时聪颖,读书即成诵,十二岁作六论,援笔立成,深受欧阳修赏识。嘉祐二年(1057)与苏轼、苏辙同榜进士,为实录检讨官。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等地方官,颇有政绩。后调任史馆修撰,拜中书舍人、龙图阁学士。人称“南丰先生”。曾巩文章风格受欧阳修影响颇深,对欧阳修文章曾“口诵而心记之”,认为是“真六经之羽翼,道义之师祖也。”(《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史称曾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辞者,鲜能过也。”其文朴实简洁,沉着稳重,笔锋犀利,结构谨严。《墨池记》是其代表作品。他的“深切反复、善于自道”的创作手法给后代古文家以影响。清代“桐城派”的古文“义法”就直接受曾巩散文的影响。此稿成于北宋八年(1085)。取名“类稿”,即为分类编辑之意。稿由诗文两部分组成。诗分古、律两类,文则按论、议、传、序、书、记、制、诰、诏、策、表、疏、札子、奏状、祭文、志铭等分类。今有善本《南丰先生元丰类稿》五十卷,《附录》一卷十二册,有明隆庆间刻本和明刻清印本两种,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元丰类稿》五十卷另有《四库全书》本和《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

猜你喜欢

  • 吴越顺存集、外集

    《正集》三卷,《外集》一卷,并清吴允嘉撰。吴允嘉字志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除本书外,尚著有《浮梁陶政志、景镇旧事》一书,记载景德镇瓷器。《吴越顺存集、外集》记载五代十国时吴越王

  • 陈剩夫集

    四卷。明陈真晟(1410-1473)撰。直晟,字晦德,又字剩夫,一字晦夫,自号漳南布衣。家本福建泉州,以父隶镇海卫戌籍,遂为镇海卫(今漳州市)人。此集系真晟卒后由其乡人林祺所编文集,至清康熙四十八年(

  • 春秋释地韵编

    六卷。清徐寿基撰。寿基字桂珤,江苏武进(今江苏武进)人。著有《经义县解》、《甲子纪年表》、《玩古》、《续广博物志》、《旷论》、《酌雅堂骈体文集》等。《春秋释地韵编》卷首为《地名汇览》,将春秋时周及列国

  • 正韵

    见“洪武正韵”。

  • 万善花室文稿

    六卷。《续编》一卷。《附录》一卷。清方履篯(1790-1831)撰。方履篯字彦闻,顺天府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方国栋玄孙。嘉庆举人,知闽县。学问赅博,工诗词及骈体文,善隶书、精鉴赏。尤精志乘之学。纂有

  • 天全州志

    八卷首一卷,清陈松龄纂修。陈松龄,福建人,举人,曾任天全州知州。天全州旧无志,兹编为首创。《天全州志》咸丰八年(1858)刻本。共八卷,分为:卷,序、凡例、目录、诸图、建置、沿革、疆域、形势、山川。卷

  • 归愚诗文全集

    六十七卷。清沈德潜(1673-1769)撰。沈德潜,字确士,号归愚,长洲(江苏苏州)人。乾隆元年(1736)膺举博学鸿词。乾隆三年(1738)举人。次年成进士,时已六十七岁。此后则以诗受知于乾隆皇帝,

  • 兵录

    十四卷。明何汝宾撰。何汝宾,字寅之,一字仲升,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其人《明史》无传,然《吴县志》有记载,谓其苏州卫世袭指挥。天启二年(1622)调昌国参将,在石浦一带立大功,迁广东都督签

  • 勾股形内容三事和较

    一卷。清伯启(生卒年不详)撰。伯启又名博启,字绘亭,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年官至钦天监副,他“幼入算学,酷好勾股,历经三十余年精通其义”,(自序)成为满族重要的数学家。《勾股形内容三事和较》撰于乾隆四十八

  • 宁洋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董钟骥修,陈天枢纂。董钟骥,同治年间,任宁洋县知县。陈天枢,举人。考宁洋县志,创修于明。其后又先后三修。咸丰三年(1853),邑志旧板毁于兵乱,所剩仅残编断简,迄无完书。董钟骥任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