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何典

何典

清张南庄撰。张南庄,上海人,笔名过路人。生卒年不详。从他孙外婿海上餐霞客在光绪年间写的《何典·跋》中知道,他主要生活在清乾隆、嘉庆年间,为上海十位“高才不遇者”之冠。他“岁入千金,尽以购善本”,是位藏书家。又“书法欧阳、诗宗范陆”,“著作等身”,有编年诗稿十余册及其它著述,可惜都没有流传下来,仅有《何典》幸存。《何典》是一部多用谚语写成的讽刺性的滑稽体章回小说。全书共十回,写的全是鬼蜮世界,作者主要通过三家村财主活鬼被诬陷、毒打、讹诈,以致含冤致死的事实,讽喻和揭露了封建社会大大小小官吏贪婪、奸毒的鬼蜮伎俩,抨击了我国封建社会崩溃前夕的黑暗现实。所以鲁迅先生在《题论》中说此书“谈鬼物正象人间,用新典一如古典”,刘半农先生在《重印〈何典〉序》中说:“综观全书,无一句不是荒荒唐唐乱说鬼,却又无一句不是痛痛切切说人情世故。”足见此书虽滑稽,实际上是有感社会黑暗而发的。《何典》也有封建性糟粕,作者对镇压被压迫者的起义用赞赏的态度来描写,实际上还是维护封建统治。他的基本倾向是愤世嫉俗的,但在小说结尾处也流露出贪慕功名之心。《何典》的题材、构思、写法上均别具一格,尤其是语言特色明显,使用大量的吴语方言的俚语、成语,随手拈掇,信口开河,“文字分外精神”。不过它在语言上过分追求滑稽,有时不免油滑,显得趣味不高。《何典》在三、四十年代颇有影响,1932年日本编印《世界幽默全集》,鲁迅先生应日本友人增田涉之托,将《何典》作为中国八种幽默作品之一,推荐给了他们。《何典》的版本有光绪四年(1878)申报馆排印本,光绪甲午(1894)上海晋记书庄石印本,改题“十一才子书鬼话连篇录”。1926年刘复标点本。1981年工商出版社出版的陈得仁评、鲁迅题记、刘半农标点本较为完善。

猜你喜欢

  • 别本声律发蒙

    六卷。元祝明(生卒年不详)撰。原书二卷,此本作五卷。大约为后人所分,书末附歌一卷。题曰黄石居士撰。每卷又题马崇儒重订。此二人均不详。据书中前后题识,盖嘉靖中衡王府医正也。

  • 百战奇法

    见《百战奇略》。

  • 大易则通

    十五卷,闰一卷。清胡世安撰。胡世安字处静,别号菊潭、四川井研人。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历任少詹事。入清朝以后,官至大学士。该书专主阐明图学,汇萃诸家之图而各为之说。虽然也涉及辞变象占,但总的倾向

  • 东海渔歌

    四卷。清顾春(1799-1877?)撰。顾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后改姓顾,一字子春,号太清,晚号云槎外史。满洲镶蓝旗人。近代女词人。自幼聪慧,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尤工诗词,善书画。二十岁左右嫁乾隆帝曾孙奕绘

  • 越峤书

    二十卷。明李文凤撰。李文凤字廷仪,宜山(今广西省宜山县)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云南按察使司佥事。《越峤书》主要记述了洪武至嘉靖年间安南(公属越南)事迹。朱彝尊《曝书亭集》有《越峤书》跋,

  • 律宗灯谱

    八卷。清代释源谅(1705-1772)撰。源谅,为清乾隆时北京潭柘寺僧人。出家学法尤重律宗法门。他持律精严,研习律宗义理颇下苦功。积多年修持经验和文笔功底,撰成《律宗灯谱》一书。该书以弘扬律宗为宗旨,

  • 苏愚山洞续集

    三十卷。明李应策(约1597年前后在世)撰。朱应策,字成可,号苍门。陕西蒲城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任邱知县。以两遭居忧历成都安阳,举卓异。徵授刑部给事,历太常少卿左通政。后归隐

  • 东牟守城纪略

    一卷。清戴燮元撰。燮元生卒年不详,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咸丰十一年(1861),他随父戴肇辰在山东登州府任,适值捻军张乐行部进逼山东,攻打登州。燮元随其父守城四十余日,朝夕相伴。捻军离去后,燮元将目

  • 昭代武功编

    十卷。明范景文(1587-1644)撰。范景文,字梦章、质公,号思仁,河间吴桥(今河北吴桥)人。万历进士,授东昌推官,迁吏部主事。历任太常少卿、右佥都御史、河南巡抚、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李自成陷北京

  • 汉书札记

    七卷。清李慈铭(1829-1894)撰。李慈铭字伯,号尊客,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光绪五年(1879)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光绪二十年(1894)卒,六十六岁。他博涉群书,而对诸史尤其擅长。他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