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伏敔堂诗录

伏敔堂诗录

十五卷。《续录》四卷。清江湜(1818-1866)撰。江湜字持正,一字弢叔,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自幼家贫,早年入县学后,屡试不第,曾为幕僚。咸丰十年(1860)得彭蕴章资助,循例纳粟为县尉,候补于杭州。一生郁郁不得志,乃倾全力作诗。病卒于杭州。遗命自拟碑碣:“清故诗人江弢叔之墓。”江湜兼长书法,善画山水花卉。著有《伏敔堂诗录》及《续录》计十九卷。《伏敔堂诗录》为作者手定,收入诗一千零九十首,卷首有道光二十七年(1847)彭蕴章《序》和作者《自序》;《续录》前两卷为作者手定,收诗二百三十二首,后两卷是作者去世后胡澍所辑,收诗一百二十六首。其诗不尚用典,质朴无华,多为写景抒情之作,境多抑塞凄苦,然功力深厚。擅长白描,遣词造意,力脱常径,深为时人所推重。近代陈衍称之为“咸(丰)、同(治)间一诗雄”。有同治元年(1862年)、二年(1863年)刊本。

十五卷。《伏敔堂诗选》不分卷。清江湜(1818-1866)撰。江湜,字弢叔。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诸生。三次应乡试不第。道光二十四年(1844)从殷述斋学使游幕山东。二十七年(1847)彭蕴章为福建学政,入其幕。咸丰二年(1852)还乡,游华亭、青浦,得交青浦熊苏林。熊赞其诗说:“诗自苏、黄以后,难乎为作者。君笔力挽回七百年矣。”(见江湜《〈伏敔堂诗录〉自序》咸丰十年(1860),得彭蕴章资助,循例纳粟为县尉,候补于杭州。其诗不用典故,纯用白描。咸同年间宗宋诗者以其与郑珍、金和并称。陈衍《石遗室诗话》称其为“咸、同间一诗雄也。”著有《伏敔堂诗录》十五卷、《伏敔堂诗续录》四卷,共计存诗一千四百四十八首。此编十五卷。封面由赵之谦题签。卷首有道光二十七年(1847)春彭蕴章《序》、同治元年(1862)作者《自序》及他人题词八则。又《伏敔堂诗续录》卷首有同治二年(1863)作者《自序》,卷末有同治五年(1866)七月胡澍《跋》。《伏敔堂诗录》由作者手定,收诗一千零九十首,按编年体编排,始于道光十八年(1838),讫于同治元年(1862)二月。《伏敔堂续录》前两卷为作者手定,收诗二百三十二首,按编年体编次,始于同治元年(1862)三月,讫于同治二年(1863)。后两卷为作者去世后由胡澍辑录,收诗一百二十六首,按年编次,始于同治三年(1864),讫于同治五年(1866)。由于其诗不尚用典,质朴无华,内容充实,颇得时流推崇。所为诗清处见骨,真处入情,兼有诸家之长,而能卓然自成一家。彭蕴章序谓:“古体皆法昌黎,近体皆法山谷,无一切谐俗之语,错于其间,戛戛乎超出流俗。陈衍《石遗室诗话》谓“弢叔近体出入少陵,古体出入宛陵,而身世坎坷,所写穷苦情况,多东野后山所未言。”《诗选》九十七首,不分卷。系民国十三年(1924)常熟言敦源抄写付印。简端有江湜四十九岁小像。陈宝琛题诗云:“百炼千忧见此才,胚胎韩孟冶苏梅。童年失就求诗学,亲见千篇手校来。”诗录有同治元年(1862)福州刻本。

猜你喜欢

  • 乍浦志

    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宋景关纂修。宋景关,字今鄜,号话桑。浙江平湖人。乍浦属平湖县,为海防要地。南宋时置水军,设统制领之;元置市舶司,明时设千户等职,各有官署。清初只存守备、巡检两职,及海禁开,居民

  • 杨端洁集

    不分卷。明杨时乔(约1580年前后在世)撰。杨时乔,字宜迁,号止庵,江西上饶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累官吏部左侍郎。著有《周易古今文全书》。此集为其子圣践所编。江右之学,只杨时乔

  • 直隶五河图说

    一卷。清黄国璋撰。黄国璋,宜兴人。好习河道水利等事。为河官治永定诸河。凡河道所经,切实调查,绘图贴说,以为根本救治之计,因之而撰此书。石印本,共一卷。主要记直隶五大干河脉络分合水势涨落情形以及疏涧之法

  • 四圣心源

    十卷 清黄元御(详见《周易悬象》)撰。黄氏尊崇黄帝、岐伯、秦越人、张机,将其称为四圣。此书成于乾隆十八年(1753),是黄氏为阐发《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编撰而成

  • 时病论

    八卷。清雷丰(1833-1888)撰。雷丰字少逸,衢州(今属浙江)人。其父雷逸仙学医于名医程芝田。曾集古人医书为《医博》四十卷,又自著《医约》四卷。雷氏承家学,勤奋博学,刻苦研究医学,长于温病、时症。

  • 宜都县志

    ①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刘显功纂修。刘显功,字允公,汉军镶黄旗人,荫生,康熙三十四年(1695)官宜都知县。宜都县志创始于明成化间教谕赵友,续修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县经世文,其书已久不传。

  • 空同子纂

    一卷。明李梦阳(参见《空同子》条)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此书,题“无撰者名氏”。《四库》馆臣认为此书并非李梦阳所作,而是他人节取李梦阳《空同子》内容的十分之二三而刊刻售卖,欺蒙世人以获利。但《中

  • 耳新

    十卷。明郑仲夔(约1636年前后在世)撰。《耳新》书成于崇祯甲戌,前有自序。这部书所记都是当时的琐闻杂事,而涉于仙佛鬼怪者居多,是一些无关学问的齐谐志怪因果报应的故事。作者所以写该书是因自幼耽奇,南北

  • 三忠传

    一卷。清末荣禄(1836-1903)编辑。荣禄满洲正白旗人。满族。瓜尔佳氏,字仲华。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军机大臣,助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该书记其祖父塔斯哈、伯父长瑞、父亲长寿。塔斯哈官至喀什葛尔

  • 黄州府志拾遗

    六卷,清沈致坚纂。沈志坚,字卓梧,湖北黄冈人,举人。夙好藏书,精于考证。曾著《三国地理志补》、《黄州府志证误》。其平时浏览古籍,凡有关黄州,考之旧志未采录者,辄自笔记,历数月而新志成。宣统二年(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