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京师五城坊巷■衕集

京师五城坊巷■衕集

一卷。明张爵撰。张爵,号竹坡,明中期人。此书成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清光绪《顺天府志》艺文类,著录其目,书仅一卷,现代少有传本,此为宫廷旧藏。清皇帝逊政后,广东番禺,梁鼎芬录副寓吴兴刘承斡,于四十一年(1562)依原式重刻印行。前有嘉靖三十九年张爵、四十一年刘承斡序。书中所记皆嘉靖三十二年(1553)罗城筑成以后事。京师五城坊巷处所,傍及郊区山陵,一一俱载,并附图。书所列当时地名,现在多有讹改,也有名实具不得考者。如中城正阳门里皇城两边,南薰、澄清、照明、保大、仁寿、大明雍、小时雍、安富、积庆九坊,考述如下:南薰坊八铺,除划入各国使馆地域外,公生门,即今东西长安门外,南直兵部刑部街的二门,明辟此以夹辅大明门,如职公生明意,今门尚存而名不著,形式不同;江米巷,改为教民巷或交民巷,王皇亲,钱皇亲宅,是明宪宗孝贞王皇后,英宗孝庄钱皇后娘家,遗址无考;澄清坊九铺、十王府、诸王馆,今王府井、王府大街由此得名;干鱼胡同,光绪初年仍旧,后改甘雨;照明坊六铺、双碾胡同,碾今讹辇;实府巷,讹豆腐巷;戎政府故址,在佟府夹道,为清初承恩公佟国纲、佟国维赐宅,民国改同福夹道;豹房胡同,后改报房二字;张皇亲宅,与北城发祥坊的张皇亲街,今张皇亲胡同,为明仁宗诚孝皇后、孝宗孝康皇后娘家,两地两家,当各居其一,此照明坊的张皇亲宅故址,已不可考。熹宗懿安皇后父,太康侯张国纪宅第,时代在撰此书后,并非上述两地;保大坊四铺,中府草厂,即今的大草厂,小草厂两地,小草厂有巨室,为内务府的俊启所筑,籍没后归承恩公照祥,即中府草厂遗址;礼仪房,即奶子府,名虽依旧,但光宣间改榜其坊为乃兹府,巷东偏惠端亲王绵愉,今见勒载润邸,好明奶子府故地,也有称熹宗乳母客氏宅第;东厂今名东厂胡同,明代外东厂,即两广总督瑞麟宅,民国总统黎元洪曾居此,解放后为东方文化事业部委员会;刚太监胡同,为明初太监刚丙宅第,即今的缸碴胡同;惠民药局为元代旧迹,在大取灯胡同东口外,北首路西,光绪时称惠民局胡同,今是不通行小巷,巷无人居住。地名因此晦废;天师庵草厂,康熙间尚设置官吏,乾隆间称草厂胡同,后归荣寿公主府,解放后为红十字会会所;眉掠胡同,京师旧地图有此名,现已淹没;仁寿坊八铺、钱堂胡同、马定大人胡同、山青太监胡同、汪纸马胡同,即今的钱粮、马大人、山老、汪脂麻胡同;中兵马司,即今南兵马司;喇叭杨胡同,后讹为喇叭营,后改利溥营,无胡同二字;嘎嘎、铁狮子两胡同名俱仍旧;卫胡同,因金吾左卫在此,后讹作魏家胡同,俗以为魏忠贤宅第在此,魏忠贤及前奶子府误为客氏,二人时代皆远在此书成之后;大时雍坊十八铺,高坡、养马、安富三胡同,及卫营老府军,即今高碑、羊毛、安福、未英胡同;小时雍坊五铺,武功卫,旧讹为蜈蚣卫。今仍名武功卫,馓子王胡同,今省掉“王”字,安富坊六铺、灵济宫。旧讹为临清宫,今改名灵境,积庆坊四铺,陈皇亲宅,明世宗孝洁皇后娘家,遗址无考。以上中城所属坊巷地址,略举其概示例,其他四城各坊,古今同异地名,概不胜述,皆有关献徵掌故,具见原书。是书的结构,庞杂鄙琐,难列上乘,但举条此间古代坊巷胡同名目,除此本之外,皆无其他专书。故以少为稀。此书收入《求恕斋丛书》和《北平史迹丛书》。

猜你喜欢

  • 凌溪集

    十八卷。明朱应登(1477-1526)撰。朱应登,字升之,号陵溪,宝应(今江苏宝应县)人。明弘治十二年(1498)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知延平府,历陕西提学副使,迁云南左参政,后罢归。著有《凌溪集》。

  • 孟子音义

    ① 二卷。宋孙奭(962-1033)撰。孙奭字宗古,北宋经学家,博州博平(今山东荏平西)人。端拱二年(989年)九经及第,事太宗、真宗、仁宗三朝,曾任国子监直讲等职。师从王彻学习五经。彻死,其门人皆从

  • 夜灯管测

    二卷。明沈恺(生卒年不详)撰。沈恺,字舜臣,号凤峰,南直隶华亭(今上海市)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右参政。忤朝贵乞归,家居杜门著书,与世无争。作文章颇尚古雅。著有《夜灯管测》、《环

  • 书系

    十六卷。明唐大章撰。唐大章字士一,仙游人。天启中贡生。此书主要摘录汉以来诏令奏疏及前人事略,迄元而止。此书虽名曰《书系》,实欲续《尚书》,故其体例仿《尚书》例,讲春秋之义,扬善抑恶,垂宪后世,故录善而

  • 经书辨疑

    七卷。金长生(1548-1631)撰。金长生字希允,号沙溪,谥号文元,全罗道光山人。朝鲜李朝时期儒学家、文臣。金长生精通礼学,与儿子金集同为当时礼学之大家。被推举入仕途,屡任郡、县、府的地方长官。日本

  • 吉林探源书舫丛书

    二集,二十六种。清盛福编。盛福字介臣,吉林人,生卒年不详。据王璧序称盛福“器景宏深,不求闻达,性惟嗜书,孜孜不倦,有《探源书舫丛书》之刻。书凡二集,其初集为择取古今撰述之有功名教者,辑先儒之格言,明理

  • 金丹大要

    十卷。元陈致虚(详见《周易参同契分章注》)撰。《金丹大要》,全称《上阳子金丹大要》。金丹二字,其源出于《周易参同契》:“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之语。唐人专以金石炉火炼丹药,道

  • 兰绮堂诗钞

    八卷。清王鼎(1720-?)撰。王鼎字条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祖籍太原。年青时,致力于科举考试,以八股文与人比试,后来科场无名,致力作诗,与人互相吟赏。其性情敦厚,少而沉静简默,承其家学,能诗,又

  • 桂林霜

    清蒋士铨撰。其生平见《冬青树》条。此剧叙述康熙初年吴三桂盘据云南谋叛时,广西将军孙延龄与之勾结,举兵迫巡抚马雄镇投降,巡抚不从,遂抓其全家入狱四年之久。之后吴三桂遣其将孙吴宗斩孙延龄,而礼遇马雄镇劝其

  • 孔北海集

    一卷。汉孔融(153-208)撰。孔融字文举,鲁国(今山东西南)人。孔丘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一。少慧,性孝友,好学博览。年十岁,见李膺,膺与宾客均奇之。独太中大夫陈韪讥他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