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园丛说

东园丛说

三卷。南宋李如箎(生卒年不详)撰。李如箎生平事迹不详,据卷首自序称,为括苍人,时为桐乡丞。正德崇德县志载,宋李如箎,字季牖,崇德人,少游上庠,博学能文,著有《东园丛说》、《乐书》行世,晚以特科官桐乡丞。所记与自序合,当即其人。卷首自序作于绍兴壬子(1132),谓“仆顷年僻居语儿之东乡,既无进取之望,又不能营治资产,日与樵渔农圃者处,羹藜饭糗,安分循理,亦足以自乐。时时披阅文集,省记旧闻,随手笔之,遂成卷帙。其间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历数之说,无不有之。”卷首又有周庭筠刊书跋语,作于绍兴甲寅(1134)。然书中记时事一条,记述绍兴六年(1136)杨么、李成事;憸佞一条,记绍兴二十四年(1154)秦埙登第事;以少败众一条,记绍兴三十一年(1161)两淮失守事;且有称高宗庙号者。据此,四库馆臣以为此书当成于宋孝宗时。又年月殊不相应,且语孟说一门不似南宋初语;所辨北辰不动一条,与明陈士元《论语类考》之说相合,似乎曾见其集注,故有此说,亦不似朱子以前语;其天文历数说,谓今之浑天实盖天之法,亦似西方天文历法之书传入中国以后之语,宋以前推步之家未明此理。据此,四库馆臣又认为,或是无论儒生、或是近时好事者因如箎书名捃摭旧文、益以所见,伪为此书。此书虽然弄不清真伪,然观其内容,多有可取。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分《春秋说》、《易说》、《书说》、《三礼说》、《诗说》、《左传说》、《语孟说》、《天文历数说》、《杂说》等九个部分,共一百一十八条。书中解王用三驱,引周官大司马立表为证;解坤六五爻,驳程传女娲武氏之非;解《易经·说卦》生蓍,纠扬雄产著之误;解《易经·系辞》太极生两仪为生蓍之法;引《左传》楚有句澨、章澨、雍澨、澨诸地,证三澨非水名;解《诗经·关睢》为后妃求淑女,引崔灵恩《三礼义宗》,证缩酒用茅之义;以及考究易之八法,及六日七分之说,推算绛县人甲子之类。皆精核不苟,于经义颇有裨益。书中也有可供商榷之处,如春秋行夏时一条,谓以建子为周正月乃左氏之失,不知左氏为周人,记他事或失之诬,至于本朝正朔,则妇孺皆知,左氏不会有误;诗亡然后作春秋一条,谓孔子所闻所见之世无诗,不知株林夏南诗有姓名,不能移之周平王东迁以前也;召公不说一条,谓周公朝诸侯于明堂,召公曾北面而事之,则误信明堂位之谬说;左传其处者为刘氏一条,疑左丘明先知,又疑其附会,则未考此句为汉儒增入,孔颖达正义已有明文。虽然少有疵瑕,并不影响全书价值。是书出入经传,前言往行靡不识录,考证典核,足资治经史者参考。今传本主要有《指海》、《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小尔雅训纂

    六卷。清宋翔凤撰。宋翔凤(1779-1860)字于庭,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常州学派代表学者。嘉庆五年(1800年)举人,官湖南新宁县知县。通训诂名物,然治学杂采谶纬,为人所讥。所著尚有《周易考异

  • 籀经堂经说

    一卷。清陈庆镛撰。庆镛字乾翔,别字颂南,福建晋江人,道光二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庆镛不仅疏劾贵近,敢于直言,而且经学亦颇精深。篇中如《生民首章鲁毛异同解》云:“使姜嫄为喾妃,稷为喾子,则周鲁何以特立

  • 冷语

    三卷。清代刘源渌(1619-1700)撰,其弟子马恒谦编辑而成。全书仿照朱熹的《语类》一书体例,依据朱熹的学说并以此展开论述,大意为攻击陆(九渊)、王(守仁)学说,但观点有些偏激之处,如攻击对程朱学说

  • 姓觿

    十卷。明陈士元(详见《名疑》)撰。本书为《归云别集》之一种。捃摭姓氏诸书,依韵分别编辑。凡平声一千七百一十四姓,上声六百八十九姓,去声六百零一姓,入声六百二十一姓,外蕃九十九姓,不入韵中。共三千七百二

  • 留余草堂丛书

    十一种,六十四卷。清刘承干编。刘承干,生卒年及事迹不详。编者认为清中叶以后,学术方面扬汉学而抑宋学,故虽考据之学大盛,仍不免有世风日颓的征兆,有感于此,于是以劝世为宗旨,编此丛书,多收有关理学的著作。

  • 文温州集

    十二卷。明文林(1445-1499)撰。文林,字宗儒,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成化八年(1472)进士,历迁太仆寺丞。著有《文温州集》、《瑯琊漫钞》。文林曾官温州府知府,因此以温州名其集。文林为文徵明之

  • 孔庭神在录

    八卷。清胡时忠撰。胡时忠原名时亨,字慎三,无锡(今属江苏)人。明崇祯时举人。生卒年不详。本书主要记载孔府祀典之事,先列位次,而对儒家圣贤各予著录,第八卷为考证辩论之词,共十五篇。《四库全书》列于存目。

  • 刘随州集

    十一卷。唐刘长卿(725?-789?)撰。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今河北)人。少读书嵩山。开元二十一年(723)进士。至德二年(757),历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出为转运使判官。上元元年(760)贬

  • 杨叔峤诗文集

    四卷。清杨锐(1857-1898)撰。杨锐,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人。清末维新派。张之洞的弟子,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二十一年(1895)参加了维新变法的强学会,二十四年(1898)春,倡立

  • 官韵考异

    一卷。清吴省钦撰。吴省钦(1729-1803)字充之,一作冲之,号白华,江南南汇(今上海市南汇县)人。少英敏,善属文。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举人,授内阁中书,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授翰林院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