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三易洞玑

三易洞玑

十六卷。明黄道周(生平详见《易象正》)撰。书名“三易”,是说伏羲之易、文王之易和孔子之易。“洞玑”者,玑衡本是测天之器,在此是表以《易》测天而毫无差错。所以此书也就是约天文历数而归之于易。第一卷至第三卷为“秘图经纬”上中下,也就是陈抟、邵雍所传的《先天图》。第四卷至第六卷为“文图经纬”上中下,即《周易》上下经次序。第七卷至第九卷为“孔图经纬”上中下,即《说卦传》出震齐巽之方位。第十卷至第十二卷为“杂图经纬”,是《杂卦传》之义。第十三卷为“余图经纬”,是因周官太卜而及于占梦之六梦,眡祲之十煇,以及后世奇门太乙之术。第十四卷至第十六卷为“贞图经纬”上中下与新图相准,有衡有倚有环。衡为平,倚为立,环为图。此书卷首有自撰《略例》十四篇。有黄石斋九种本、楝亭曹氏刊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说文字原考略

    六卷。清吴照辑。参见《说文偏旁考》。是编辑于《说文偏旁考》后。卷首有段玉裁序、王鸣盛序及吴氏自序。卷一录《说文》、《玉篇》、释梦英之偏旁,附以张有《复古编》之“笔迹小异字”。卷二录《汗简》、《六书字原

  • 雷公药性赋

    见《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

  • 孔丛子正义

    五卷。清姜兆锡(详见《周易本义述蕴》)。是书据世传《孔丛子》,删去《连丛子》上下篇,又删去《小尔雅》、《诘墨》二篇,以记孔氏言行者编为五卷,每条之下,略仿诗序之例,注曰“此言,某义也”,故谓之正义。其

  • 中原音韵

    二卷。元周德清撰。周德清字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生卒年均不详。本书成于泰定元年(1324),原本不分卷帙;所说二卷,是清乾隆间编定《四库全书》时,按书中中原音韵起例以下列诸部字数、正语作词起例下列

  • 积斋集

    五卷。元程端学(1280-1336)撰。端学字时叙,号积斋。庆元(今浙江宁波)人。累官国子助教,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另著有《春秋三传辨疑》。“端学之说《春秋》,勇于信心,而轻于疑古,颇不免偏执胶固之弊。

  • 峄县志

    ①五卷。清田显吉修,褚光镆纂。田显吉,江南泰州人,进士出身,康熙初年任峄县知县。褚光镆,邑人。康熙十二年,清朝廷下令全国各省,通修郡邑志乘,以备采择。峄县旧无志乘,田显吉于邑中诸生杨三凤家求得一部,为

  • 长目电禅师语录

    二卷。清代释光电(生卒年不详)撰。光电,俗姓邓。楚之宝庆府新化县(今属湖南省境内)人。因其眼睛毛长,故有“长目”之号。光电所撰《长目光电禅师语录》一书,为语录体佛书。该语录详载了光电法师对法学的研习及

  • 双峰存稿

    六卷。宋舒邦佐(1137-1214)撰。舒邦佐字辅国,一字平叔。江西靖安人。淳熙进士,授鄂州蒲圻主簿,旋改潭州善化主簿、衡州录事参军。为官廉洁著称,其认为“吏蠹易滋,民冤难伸”。著有《双峰猥稿》、《厉

  • 吕氏春秋集释

    二十六卷。清许维遹(生卒年不详)撰。《吕氏春秋》为我国最早之系统的私人著作。有清一代,学者整理古书,对《吕氏春秋》之整理所得,分散于诸书之中,读此书时,苦难利用。许维遹乃遍搜众说,成《吕氏春秋集释》,

  • 北轩笔记

    一卷。元陈世隆(生卒年不详)撰。陈世隆字彦高,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末书贩陈思之从孙,元顺帝至正(1341-1368)中,馆于嘉兴陶氏,兵起以后,死亡。学问渊博,精通经史百家,尤工诗文。所著诗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