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

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关于结束中日甲午战争的不平等条约。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清政府议和全权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与日本政府全权代表、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在日本马关(今下关)春帆楼签订,原名《马关新约》又称《春帆楼条约》。共十一款,附有《另约》、《议订专条》各三款。主要内容是:中国承认朝鲜“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库平银二万万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得在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允许日本臣民在通商口岸任便设立工厂、输入机器,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在华制造的一切物品得免征各项杂税;中国不得逮捕为日本军队服务的汉奸分子;给予日本片面的最惠国待遇。《马关条约》的签订,表明世界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不仅适应了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要求,使中国遭到更加残酷的经济掠夺;而且日本从此跃居亚洲强国,增强了在华的侵略地位,进一步加剧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争夺角逐,从而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

猜你喜欢

  • 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所规定的文体。明代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解释要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文章的格式定为八股文。其程式乃朱元璋与刘基所定,文章仿宋代经义,用古人语气,排偶体裁。每篇文章都由破题、承题、

  • 国民宪政会

    清末保皇派的政治团体,又称帝国宪政会。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继续坚持改良主义路线,吹捧清帝载湉“圣德”,在海外组织保皇会。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康、梁等大

  • 始皇帝

    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称王。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他认为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命令大臣们“其议帝号”。大臣王绾、李斯等认为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

  • 习文教起义

    清咸丰、同治年间山东邹县农民起义。习文教系白莲教支派,其首领宋继鹏在邹县东部传教,所得信徒颇众。1861年春,(咸丰十一年春),捻军由苏、豫北上入鲁作战,宋继鹏率徒众起义,攻克邹县。清钦差大臣僧格林沁

  • 中英通商章程

    见“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 晋骊姬之乱

    春秋初,晋献公伐骊戎(在今陕西骊山),夺得骊戎女子骊姬而归。不久,骊姬受到晋献公的宠爱,被立为夫人,生子奚齐。为了让奚齐继承君位,骊姬怂恿献公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安置在国都以外,然后又进谗言

  • 安福国会

    参见“安福系”。

  • 废止科举

    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日)清政府宣布“变法”,实行“新政”。内外大臣复奏多涉及培养人才、改变科举制、兴办新式学堂问题。清政府于1901年8月(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宣布:科举流弊太多,

  • 京师大学堂

    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1898年7月(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创办于北京。它不仅是全国的最高学府,而且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关。为戊戌“新政”之一。第一任管学大臣是孙家鼐。初以“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宗旨,

  • 利玛窦来华

    明神宗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居住在广州香山澳,结交明朝士大夫和官吏,传播天主教。后买通宦官马堂,于万历二十九年进京朝见明神宗,献上自鸣钟、万国图等方物,取得了在北京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