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王恭、桓玄之乱

王恭、桓玄之乱

东晋统治集团争夺权利的斗争。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晋安帝司马德宗继位。安帝白痴,司马道子辅政,王国宝参掌朝政。国宝主张削弱地方军镇势力,引起王恭、殷仲堪等人不满。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王恭、殷仲堪以诛王国宝之名,联合举兵进攻建康(今江苏南京)。司马道子为求退兵,杀王国宝。然方镇势力坐大,意欲图谋帝位。次年,王恭联合殷仲堪、杨佺期、桓玄等举兵,再攻建康。司马道子之子元显率兵抵抗,王恭部将刘牢之倒戈杀王恭。殷、桓慌忙撤退。隆安三年,桓玄杀杨佺期、殷仲堪,占据荆州(治今湖北江陵),尽有长江中游。朝廷妥协,任其为荆、江(今江西九江西南)二州刺史,桓玄势力由此日盛。元兴元年(公元402年),司马元显以刘牢之为前锋都督,讨伐桓玄。桓玄起兵东下,姑熟(今安徽当涂)一战,战败朝廷军,刘牢之叛降桓玄。桓玄攻占建康,杀司马道子父子,掌握朝廷大权。尔后逼迫刘牢之自杀,控制北府兵。次年,桓玄称帝,改国号为楚。然桓玄骄奢无度,使阶级矛盾尖锐,北府兵将领刘裕、刘毅、何无忌等乘机起兵, 攻进建康。桓玄兵败,挟安帝司马德宗奔广陵(今江苏扬州),又至江陵。刘裕发兵江陵,打败桓玄,杀桓玄及其全家亲信党羽。迎安帝还都建康。桓玄之乱平定。

猜你喜欢

  • 御史台

    官署名。西汉称御史府,长官为御史大夫。东汉改称宪台,又称御史台,以御史中丞为实际长官。魏、晋、刘宋改称兰台,梁、陈、北朝仍称御史台。御史台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最高监察机关,专司弹劾之职。唐高宗曾改称宪台,

  • 周二王并立

    东周初年,周平王与周幽王的另一个儿子余臣曾短时间并立为王。据古本《竹书纪年》说,在幽王和伯服骊山遇难以前,申侯、鲁侯和许文公就已经立平王于申。幽王死后,西周朝的大臣虢公翰又立幽王另一个儿子余臣于携,造

  • 地动仪

    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太史令张衡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测验地震的仪器。又称侯风地动仪。地动仪用精铜铸造,形状象一个大酒樽。樽顶上有凸起的盖子可打开。樽外部装饰有篆文和山龟鸟兽的花纹,周围有按东、西

  • 定海、镇海之战

    鸦片战争中的一次战役。1841年9月26日(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二日)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率军进犯定海。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率五千士兵英勇抵抗,英舰二十九艘围攻六昼夜,清军浴血苦战,三总兵先后壮烈牺

  • 阿骨打称帝

    辽天祚帝天庆三年(公元1113年)完颜阿骨打嗣位联盟长都勃极烈时,女真各部联盟更加巩固,奴隶制关系进一步发展,迫切要求摆脱契丹贵族的奴役压迫。阿骨打遂加紧建城堡,修器械,练军队。次年九月,正式发动抗辽

  • 陈峒起义

    南宋孝宗时湖南农民起义。荆湖南路郴州(今湖南郴县)官府榷酒,官吏贪残虐民。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宜章(今属湖南)农民陈峒聚众举行起义。以当地山林为据点,四出袭击官军,深得民众拥护,队伍迅速扩大至

  • 宋襄图霸

    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名兹父)企图乘机充当霸主。公元前642年,宋襄公纠合卫、曹、邾等国军队伐齐,平定齐国内乱,立齐孝公而还。但由于宋的国力不足以服诸侯,并没有多少国家参与宋襄公举行的盟会。宋襄公不得

  • 利玛窦来华

    明神宗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居住在广州香山澳,结交明朝士大夫和官吏,传播天主教。后买通宦官马堂,于万历二十九年进京朝见明神宗,献上自鸣钟、万国图等方物,取得了在北京留居、

  • 勾践灭吴

    越王勾践在夫椒战败后,卑辞求和,被吴王夫差许为吴的属国。与此同时,勾践暗下灭吴决心,他卧薪尝胆,发奋图强,任用范蠡、文种,对内亲抚百姓,休养生息,对外结好楚、齐、晋等国。经过“十年生聚, 十年教训”,

  • 河阴之变

    北魏统治集团内部争夺朝权的一次政治事变。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宣武帝元恪死,子元诩年幼即位,母亲胡太后先后两次临朝称制。永安元年(公元528年)二月,胡太后与嬖臣郑俨、徐纥合谋,毒死孝明帝元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