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之后,农民政权日益明显地走上封建化的道路,农民领袖的思想也随之而逐渐地蜕化。天王洪秀全梦想“定天下于一尊”,集大权于一身。东王杨秀清则居功自傲,挟制天王,欺侮同僚,专擅跋扈。1856年6月(咸丰六年五月)太平军摧垮清军江南大营, 天京城围暂解。杨秀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个人权威思想恶性发展。他假托天父下凡,公然逼迫天王洪秀全亲至东王府封其为“万岁”。洪秀全佯为应允,暗中密诏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等回京“勤王”。9月1日(八月三日)深夜,北王韦昌辉伙同燕王秦日纲领兵三千秘密赶回天京。翌晨,包围东王府,刺杀杨秀清及其家属。韦昌辉故意扩大事态,残杀杨秀清部属和群众二万余人,旋即总揽军政大权,专权跋扈更甚于东王。不久,翼王石达开自武昌前线返回天京。他目睹天京的惨景,怒不可遏,斥责韦昌辉妄杀无辜。韦昌辉为了独揽大权,又动了新的杀机,想把石达开杀掉,石达开闻讯连夜缒城出逃。石达开至安庆,起兵讨韦, “以肃清君侧”。由于石达开大兵压境和朝内群起反韦,加上韦昌辉举兵围攻天王府,妄图加害天王,夺取太平天国最高领导权,洪秀全才下诏诛韦。韦昌辉伏诛之后,石达开回到天京,奉诏提理政务。但洪全秀对石达开“疑忌”重重, “不授以兵事”,并重用他平庸无能的两个哥哥洪仁发、洪仁达,借以牵制石达开。1857年6月(咸丰七年五月)石达开负气出走。他沿途张帖布告,要求全体军民在他与天王之间作一抉择,结果有十多万太平军精锐部队跟随石达开走上了分裂道路。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猜你喜欢

  • 蒙古军

    元代军队的一种,系由蒙古人与色目人组成。据史书记载,蒙元时期,蒙古人家有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无论众寡,尽签为兵,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这是蒙古统治者所依靠的主要军事力量。

  • 三说、四说法

    又称三分、四分法。北宋召募商人向西、北沿边入纳粮草以供军需的措施。初,商人向边境地区输纳粮草,按地里远近折价偿以东南茶叶,或径付现钱。至道元年(公元995年), 因茶叶不足,改为一分支现钱,一分支香药

  • 田流起义

    刘宋会稽郡(治今浙江绍兴)鄞县(治今浙江宁波)人民起义。刘宋后期,统治阶级加重对农民的奴役和剥削。泰始五年(公元469年),临海(治今浙江临海)人田流,在会稽郡鄞县领导当地农民举行起义。起义群众杀鄞县

  • 延祐经理

    元仁宗延祐年间(公元1314年—1320年)政府在江南地区对田亩的查核与对租税钱粮的理算。当时,江南地主豪强、寺观僧道以及蒙古贵族,采用种种手段,大量隐瞒田产,逃避赋税,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为此,延

  • 饶风关战役

    宋金问一次重要战役。金军自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败退后,又以撒离喝(完颜杲)部进驻凤翔(今属陕西),与吴玠军对峙。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正月,撒离喝绕开和尚原,率主力攻克金州(今陕西安康),沿汉

  • 东汉清议

    东汉末年,官僚士大夫中形成了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称为清议。清议的范围很广,上至公卿,下至士人都在被议之列。对于士人的褒贬,可左右乡闾舆论,从而影响到乡举里选,关系到士人仕途官禄的兴衰。因此士人相率用让

  • 宪政编查馆

    清政府为推行“预备立宪”所设置的机构。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派载泽为首的五大臣赴东、西洋各国考察政治,准备仿行宪政。同年11月(十月)下令设立考察政治馆,考察研究各国政治兼及各省实行“新政”

  • 渠伊钱与捋须钱

    五代时南唐庐州刺史张崇向当地人民征收的杂税。张崇在庐州(今安徽合肥)任内,恣行不法,专以搜刮为务,百姓怨恨。后张崇入觐南唐主,州民不愿其回任,相顾而言: “渠伊(即他)必不复来矣。”张崇回任后,就向百

  • 杜可用起义

    元初江西农民起义。首领杜可用,又称杜万一,南康都昌(今属江西)人。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四月,杜可用在江西都昌利用白莲会组织起义,自号杜圣人,建元万乘,又自称天王,有众数万。后被江西行省参知政事

  • 张节起义

    孙吴时豫章农民起义。永安七年(公元264年)七月,豫章(治今江西南昌)郡人张节领导当地农民,举行起义,参加起义群众有万余人,后为孙吴政权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