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于谦守卫北京

于谦守卫北京

明景帝时于谦抗击蒙古瓦剌部骚扰、保卫北京的战役。于谦(公元1398年—1457年),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进士。宣德、正统时历任御史、兵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之变”后,京师大震,百官张惶失措。于谦毅然以国家安危为己任,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拥立英宗弟郕王为帝,是为景帝;反对徐珵等提出南迁的主张,坚决保卫北京;杀王振党羽马顺。于谦被任为兵部尚书,担负起保卫京师的任务。于谦调集军队,加强城防,并派人四出召募民兵,由本地官司率领操练,遇警调用。北京城内居民纷纷赴官投报杀敌,大大加强了北京的防御力量。同年十月,瓦剌部首领也先驱兵直抵北京城下,于谦率二十万大军迎战,在当地居民的支持下,经过五天激战,也先连战皆败,又闻明援军将至,恐断其归路,遂由良乡退去。于谦论功加少保,总督军务。他积极备战,令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永平(今河北卢龙)、山海(今河北山海关)、辽东(今辽宁辽阳)各路总兵官增修备御。将京师三大营改为“团营”,选精兵十五万,分十营团操,改变过去不相统一的混乱情况,提高了战斗力。次年,也先见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英宗乘景帝病重,发动“夺门之变”,夺回帝位,于谦被诬以“谋逆”罪,惨遭杀害,家属戍边。宪宗时,其子于冕上疏讼冤,得复官赐祭。孝宗时諡肃愍,神宗时改諡忠肃。

猜你喜欢

  • 黑山军

    东汉末年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在黄巾农民起义的影响下,冀州(治今河北柏乡北)广大农民,于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相继起义。各有称号,大者二、三万人,小者六、七千人,总计有百万人之多,统称为“黑山军”。

  • 刘黑闼起事

    唐初河北义军余部起兵反唐事件。刘黑闼与窦建德少相友善,隋末从郝孝德入瓦岗军。瓦岗军败,为王世充所俘,后逃归窦建德,为河北义军主将之一。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擒杀窦建德,占领河北。唐官虐待义军余部

  • 江孜保卫战

    1904年(光绪三十年)西藏军民抗英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英国派出荣赫鹏、麦克唐纳等率领的侵略军万余人,悍然对西藏发动武装进攻。次年3月(二月)英军攻占江孜宗政府。西藏军民为

  • 西凉

    十六国之一。汉人李暠建立。李暠,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曾为后凉敦煌太守。庚子元年(公元400年)十一月,暠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公,秦(治今甘肃天水)、凉(治今甘肃武威)二州牧,以敦煌为都城,史称

  • 燕国

    古国名。①西周分封的诸侯国。本作匽、郾。姬姓。或称北燕。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封召公奭于北燕,召公留宗周辅相成王,其长子就封为第一代燕侯。都蓟(今北京市西南)。燕为周北方重要屏藩,但因长期独处北

  • 大元通宝

    元代铜钱名。参见“至大通宝”。

  • 盘庚迁殷

    商朝中期,商王盘庚为了挽救商朝的政治危机,决定再一次迁都。他选择了背靠太行山的洹水岸边的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为新都所在。但臣民不愿迁居,相率发出怨言,反对迁都。盘庚分别劝说贵族和民众,要求他们遵守先王

  • 研究系

    民国初年的政派。1916年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北洋军阀皖系头目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把持北京政府。以梁启超为首的原进步党改组成宪法研究会,很快与皖系军阀合流,积极支持段祺瑞。宪法研究会通称为研究系,

  • 漠河金矿

    清末著名金矿。黑龙江珲瑗县境内漠河、奇乾河一带黄金储量丰富,向有“金穴”之称,品位很高,与美国旧金山之金相似。因与沙俄毗连,常有俄人过江偷挖金矿。1886年(光绪十二年)清政府得知沙俄阴谋开采漠河金矿

  • 三有司

    周代司徒、司马、司空三种官职的合称。见《卫盉》铭文。司徒,金文多作“司土”,掌民事、征发徒役。司马,掌军政和军赋。司空,金文作司工, 掌土功。周代中央政府及各地诸侯皆设三有司。中央政府的司徒、司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