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东汉三绝三通西域

东汉三绝三通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西域诸国与汉朝的密切联系。王莽倒行逆施,致使西域与汉关系中断。匈奴乘虚而入,奴役西域。光武帝刘秀时,因忙于平定割据,无暇外顾,匈奴趁机控制西域,侵扰河西。汉明帝决定击匈奴通西域。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分兵四路出击北匈奴,窦固分兵取伊吾卢(今新疆哈密)后,派假司马班超与从事郭恂率三十六人出使西域,鄯善、于阗、疏勒附汉,经过艰苦的斗争,西域诸国与汉中断的关系基本恢复,汉复置西域都护府。此为东汉第一次通西域。永平十八年,汉明帝死,北匈奴卷土重来,汉罢除西域都护府,并诏班超回朝。汉与西域交通复濒于断绝。在于阗诸国的坚决挽留下,班超留驻西域,依靠西域诸国力量,运用军事和外交手段,和绥西域。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迫使其主力西迁,为通西域创造了有利条件,班超出兵击退大月氏入侵。永元六年,汉与西域诸国关系全部恢复,任班超为西域都护。此为东汉第二次通西域。永元十四年,班超东归洛阳。继任西域都护的任尚,对西域诸国实行残酷统治,引起西域诸国的反抗。适值羌人起义,陇道断绝,檄书不通。永初元年(公元107年),东汉罢西域都护,撤回屯田士,东汉与西域关系再次断绝。西域诸国又被北匈奴所控制。延光二年(公元123年),东汉遣班超之子班勇为西域长史,重新经营西域。鄯善、龟兹诸国归汉。延光四年班勇在鄯善、车师等国支持下, 破车师后部。永建元年(公元126年),班勇兵至北准噶尔盆地,定车师六国,调西域诸国兵追击匈奴呼衍王,使天山以南匈奴绝迹。永建二年,班勇与敦煌太守张朗分兵两路进击焉耆,焉耆归汉。汉与西域中断的交通全部恢复。汉设伊吾司马,管理屯田事宜。此为东汉第三次打通西域。

猜你喜欢

  • 光武中兴

    汉光武帝刘秀在王莽代汉称帝二十年后,复兴汉室,史称光武中兴。刘秀称帝建汉后,逐步镇压农民起义军,扫平割据势力,统一了天下。他废除王莽苛政,取悦民心,平冤免罪,约法省刑,稳定社会秩序;广罗人才,封功臣,

  • 三国鼎立

    魏、蜀、吴三国割据局面。参见“魏”、“蜀”、“吴”。

  • 更戍法

    宋代兵制。又称出戍法。宋初采纳谋臣赵普之议,令禁军部分驻守京师,部分戍守外郡。戍守边地重镇的称驻泊或屯泊,戍守内郡重地的称屯驻。另有移驻就粮或守护漕路要津者,称“就粮军”。戍守外郡者定期轮换, 以使士

  • 东汉田庄

    东汉时出现了豪强地主聚族而居,自给自足的田庄。田庄的主人是拥有生产资料的豪强地主。劳动者既有田庄主人的宗族、亲戚、宾客,也有徒附和奴婢,他们平时生产,农闲习武。田庄种植谷物菜蔬,饲养牛马牲畜,植树养蚕

  • 牛头地

    金建国后,对女真本族猛安谋克户及附近的辽东汉人、渤海人及奚人等,实行按牛具授田征税的办法,至太宗而更加制度化。其法,以耕牛三头为一具,及民口二十五(包括女真氏族部落内平民与奴隶),即可受田四顷零四亩,

  • 定武军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开始编练新军,派长芦盐运使胡燏棻募集五千人,编为十营,在天津附近小站以西法训练,名为定武军。不久胡燏棻他调,袁世凯接统训练并加以扩充,改名为新建陆军。1914年6月袁世

  • 开山赵起义

    金海陵王时山东人民的反金斗争。金军南下攻宋,山东人民不堪骚扰。正隆三年(公元1158年),山东沂州人赵开山将姓名倒置为“开山赵”,聚众万余人起义。攻占密州(今山东诸城)、日照(今山东日照)等县,众至三

  • 五官

    周代管理民政的五种官职。《礼记·曲礼》: “天子之五官, 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司徒管民事,征发徒役;司马主军政和军赋;司空主土地事宜和营作;司士或称司事,管版籍爵禄;司寇掌刑狱

  • 比饷镇抚司

    李自成农民军在北京设立的对明朝贵戚大臣实行“追赃助饷”的机构。大顺军进京后,大顺政权专设“比饷镇抚司”,由刘宗敏、李过、李牟主持,用暴力逼迫明朝贵族大臣、贪官污吏交出剥削来的金银财宝,充作军饷。李自成

  • 滇案条约

    见“中英烟台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