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吴融作。此为古赋。沃焦山出于佛典。佛教认为大海底有广大的吸水石,名沃焦山,其下为阿鼻地狱的火气所炙,所以石常焦热,海水灌之则消。赋假托域中公子与方外先生对话,论“沃焦之功,实冠于天下”,却“横绝于万
一种前后齿可装卸的木屐,一般上山时卸去前齿,下山时卸去后齿,以利登攀,因为南朝宋谢灵运所著,故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三国志·魏志·阮籍传》“官至步兵校尉”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阮籍知步兵官]厨多美酒,营人善酿酒,求为校尉,遂纵酒昏酣,遗落世事。”后因以“步兵厨”为咏美酒或嗜酒之典。亦作“步兵酒”。权德舆《寄
【介绍】:唐代诗人。字匡德。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生卒年不详。大中七年(853)以状元登进士第。授校书郎。咸通五年(864)以兵部员外郎试吏部平判选人,转吏部员外郎。十年(869),出为湖南观察使。
《乐府诗集·古辞〈怨诗行〉》:“天德悠且长,人命一何促。百年未几时,奄若风吹烛。”风中之烛易灭,故后以“风烛”叹人生之短暂,或喻衰老之人。上官仪《江王太妃挽歌》:“银消风烛尽,珠灭夜轮虚。”韦庄《哭同
扯断结冠的带子。相传楚庄王宽厚待下,曾经与群臣共同饮酒,左右皆醉,恰逢蜡烛熄灭,有人调戏王后,王后扯断那人的帽缨,希望楚王追究此人,楚王以群臣尽欢为辞,让所有的人都扯断帽缨,没有追查“绝缨人”对王后的
谓礼待贤士。杜审言《赠崔融二十韵》:“复此开悬榻,宁唯入后堂。”参见“徐稚榻”。
瞿蜕园、朱金城撰。以乾隆二十三年刊行的王琦注本为底本,以宋本、萧本、缪本、及唐各总集、选本详加校勘。以唐宋以来的有关诗话、笔记、考证资料及近人研究成果,加以评笺。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介绍】:杜甫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时安禄山已在渔阳起兵叛唐,但消息尚未传至长安,杜甫由长安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子,沿途所见所闻所感,已预感到大乱将至,忧心忡忡,遂作此诗。全诗分三大
①指战国魏信陵君。信陵君为魏公子,好宾客,曾窃兵符以解赵国之围。见《史记·魏公子列传》。后因用为咏礼贤下士之典。高适《题李别驾壁》:“礼乐遥传鲁伯禽,宾客争过魏公子。”②指三国魏文帝曹丕。因其父曹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