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苏源明。
本为古代两种烹饪器。商相傅说曾以调和鼎鼐之味喻治国。故后成为宰相一类重臣的代称。皎然《劳山居寄呈吴处士》:“官居鼎鼐古今无,名世才臣独一余。”
唐代韩愈、张籍的并称。韩有文名,张有诗名,二人交谊甚厚,时人并称之。见张籍《祭退之》。
南朝宋鲍照《放歌行》:“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谓蓼虫习惯于蓼草的苦辛而不愿吃食甘美的葵堇。后因以“习蓼虫”喻指习惯于艰苦生活的人。卢拱《中元日观法事》:“久慕餐霞客,常悲习蓼虫。”
【介绍】:中晚唐僧人。因常住襄阳关南寺,人称关南和尚。嗣杭州盐官院齐安禅师。《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偈1首。
【介绍】:见程行谌。
【介绍】:见杨德邻。
王棨撰。本书正集一卷,均为文;附录《省题诗》一卷,宋王蘋辑,收诗21首。该书版本有《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丛书》本、清光绪十年(1884)福山王氏《天壤阁丛书》本等。
①将要。李商隐《赋得鸡》:“可要五更惊晓梦,不辞风雪为阳乌。”②哪里要,岂要。方干《山中言事》:“潜夫自有孤云侣,可要王侯知姓名。”
①萌发,滋生。春天草木萌生,故亦代指春天。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之五:“发生资盛德,交泰让全功。”②出现。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