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对偶的文句。由上联和下联组成。一般张贴、悬挂或镌刻在门、厅堂及柱子上。它是由诗词中的对句发展而来的,讲究对仗工整贴切,上句末字声调必仄,下句末字声调必平。
①指初唐杜如晦等十八位学者、文人。武德四年(621),海内渐平,秦王李世民锐意经籍,开文学馆,以待四方才俊,与选者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陆德明、于志宁、苏世长、褚亮、姚思廉、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
秦末张良在下邳圯上遇一老父,老父授张良《太公兵法》一部,后张良辅佐刘邦立汉,以功封留侯。事见《史记·留侯世家》。后人因称二人相见之桥为圯桥。桥后毁废,故址在今江苏省邳州南。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①道家三清境之一,为元始天尊所居。韦渠牟《步虚词十九首》之九:“方朝太素帝,更向玉清天。”②宫殿名,花蕊夫人《宫词》之五七:“玉清迢递无尘到,殿角东西五月寒。”
《庄子·列御冠》载,有贫家子潜入深渊,乘骊龙熟睡时从其领下偷得千金宝珠。其父谓其子曰:“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后因以“偷珠”为典喻指靠冒险侥幸求取名利。元稹《出门行》:“弟沉沧海底,偷珠待龙睡
【介绍】:一作萧治。生活于天宝年间,与岑参有交往。《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诗1首。
【介绍】:白居易作,约为贞元初年避乱江南时的作品,这是一首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小诗,淡淡的忧伤与秋江的暮色浑为一体,漂泊无依之感与思念故乡之愁紧紧交织。此诗不拘形式,不凑句数,不讲对仗,淡雅自然。
犹试问。杜甫《渔阳》:“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生卒】:752—829【介绍】:唐代文学家。字文明。郑州荥阳(今属河南)人。少有奇志。大历中,进士及第,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秘书省校书郎、鄠县尉。约建中元年(780),辟剑南西川节度使掌书记。贞元八年
地名。即霸陵,因汉文帝陵而得名。三国魏改称霸城,亦作“灞城”。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之一:“灞城隅,滇池水。天涯望转积,地际行无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