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王之涣

王之涣

【生卒】:688~742

【介绍】:

字季凌,郡望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时以官迁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初以门荫得补衡水主簿,被诬去官,优游山水,至晚年复补莫州文安(今属河北)尉。为官以清正著名。为人倜傥,曾游边塞,善写边塞诗,广为流传。王之涣为著名边塞诗人,薛用弱《集异记》卷二载其与王昌龄高适“旗亭画壁”故事,可见名噪当时。《全唐诗》仅存诗6首,而其中《登鹳雀楼》实为朱斌作。

【生卒】:688—742

【介绍】:

唐代诗人。字季凌,郡望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五世祖王隆之于北魏时任绛州刺史,遂占籍绛郡(治今山西新绛)。以门荫调补冀州衡水主簿。遭人诬构,遂拂衣去官,优游山水,足迹遍及黄河南北数千里。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前后,曾流寓蓟门,与高適交游(高有《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诗)。晚年,经亲友劝说,复补莫州文安尉。为官清白公正,著名于时。天宝元年(742),病逝于官舍,年五十五。之涣倜傥有才略,曾游塞地,善作边塞诗,歌从军、吟出塞,“传乎乐章,布在人口”(靳能《王府君墓志铭》语),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之一。薛用弱集异记》卷二载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適“旗亭画壁”的故事,白居易文中也提到开元时代王之涣与王昌龄、崔国辅“联唱迭和,名动一时”(《故滁州刺史赠刑部尚书荥阳郑公墓志铭》)。芮挺章选其诗三首入《国秀集》。《全唐诗》存诗六首。事迹见唐靳能《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曲石精庐藏唐墓志》)、《唐诗纪事》卷二六、《唐才子传校笺》卷三。

猜你喜欢

  • 李嘉言古典文学论文集

    李嘉言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其中有20余篇研究唐代文学。著者是著名唐代文史研究专家,治学以考据扎实见功力。此著中之论文皆能立足于文献考证以论诗人作品之特色及时代文学之走向,论述细致,有很高

  • 筹笔驿

    【介绍】:①(全)李商隐作。筹笔驿在今四川广元市北,相传诸葛亮出师伐魏,曾驻此筹画军事。大中九年(855)作者回长安途经此驿,凭吊古迹,抒发感慨。全诗采用抑扬交替的手法,突出表现诸葛亮的才智与命运的悲

  • 婺州山中人

    【介绍】:姓名无考。据《葆光录》载,婺州有僧于山中见一古貌人,骑牛扣角而歌。僧揖之不应而去。《全唐诗》存其歌1首。

  • 是处

    ①处处。李颀《送吴秘书归杭州》:“是处通春棹,无村不夜舂。”②几处。杜甫《阁夜》:“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是处起渔樵。”

  • 悲善才

    【介绍】:李绅作。这篇七言古体以淋漓酣畅的笔墨倾诉了诗人对著名音乐家曹善才的深切怀念。善才生于音乐世家,善弹琵琶,皇帝对他赏爱有加,尝令其在金殿演奏,作者曾多次亲耳聆听。后来,李绅历经宦海风涛,几度升

  • 查牙

    (查chá)①指树木枝杈交错。孟郊《答卢仝》:“日劈高查牙,清棱含水浆。”②突起不平貌。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之六:“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介绍】:无名氏《杂诗》诗句。诗用设问句式,抒发思乡之情。“一溪月”,谓山溪倒映月光,波光粼粼。以梨花、溪月代表家乡,可见家乡之美丽、神奇,令人忆念。

  • 王舆

    【介绍】:昭宗时人。后流落而死。《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2句。

  • 韩弇

    【生卒】:753—787【介绍】: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韩愈从兄。德宗建中四年(783)进士,官至殿中侍御史。贞元三年(787)随河中节度使浑瑊与吐蕃会盟,为吐蕃所害。传其被害后,曾托梦于友人栎阳尉李

  • 员半千集

    文集。唐员半千撰。《旧唐书·员半千传》谓文集多遗失。同书《经籍志下》及《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员半千集》十卷。其后未见著录,当已亡佚。《全唐诗》存诗三首,《全唐诗补编》补一首;《全唐文》存文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