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燕子赋

燕子赋

俗赋。作者佚名。唐人诗文集未载,敦煌遗书P2653卷内保存两篇不同风格的《燕子赋》,一为四六言赋体,一为五言诗体。两篇都是以燕雀争巢、凤凰判决的故事为题材,前者形象鲜明,情节曲折,文辞犀利,寓意深远,且有较为细致的心理描写,故深受民间欢迎,另外还见于八种敦煌写本:P2941、3666、3757、4019,S214、5540、6267,L1484。后者句法谨严,全为五言,以问答言事,仅见于P2653,别无他本可校。从赋内“雀儿和燕子,合作开元歌”句,可推知两赋大约创作于开元、天宝年间。从其句法的不同,又知两赋非同一人所作。《燕子赋》以寓言赋体揭示唐代社会诸多矛盾,如以雀夺燕巢喻巧取豪夺,以“括客”(寻搜隐慝户口)威胁燕子的合法身份,以“上柱国勋”使雀儿逃避法律制裁等,皆从侧面反映出严重的社会问题。全赋通过描写雀儿的横蛮无理,燕子的含冤告状,凤凰往派鹪鹩捕雀,以及雀妇探监,贿赂狱卒,凤凰判案,无罪开释等情节,刻画出一系列具有不同性格的艺术形象,比较真实地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世态民情和封建官场徇私枉法的恶劣行径。而以五言句为主的《燕子赋》,则通过燕雀凤凰的对话,展开情节,几乎全无细节描写,在结构上更接近曹植《鹞雀赋》的表现手法。这种赋体,有人称为俗赋,也有人称之为通俗的故事赋。整理本见《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七年版)、《敦煌讲唱文学作品选注》(甘肃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

猜你喜欢

  • 代赠二首

    【介绍】:李商隐作。此为闺怨之作。第一首写望归,第二首写惜别。因是代女子立言,故曰“代赠”。第一首诗人采用以景托情的手法,从女主人公黄昏时分凭栏所见的梯横楼阁、新月如钩、芭蕉未展、丁香含苞等景色中,揭

  • 汉江

    【介绍】:杜牧作。汉江即汉水。杜牧开成四年(839)春,由宣州到浔阳,再赴京都,是由长江诉汉水,经南阳、武关、商山而到长安。这首诗就是舟经汉水时作。前二句写景,以江鸥之白与江水之绿相映衬,写出了春天的

  • 杏花村

    在安徽省贵池市城西。旧以村多杏树,故名。向以产酒著名。旧题杜牧《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据《江南通志》载,诗为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所作。其后杏花村乃

  • 唐诗从绳

    清巢父编。不分卷。选录唐人五律、五绝、七绝三体诗作。有评语,颇精。后有巢父和端方题记各1篇。有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巢父抄本,世不多见。端方题记写于光绪十年(1884)五月,中云:“此本抄撮精妙,

  • 归田

    ①谓辞官回乡务农。李白《赠崔秋浦三首》之二:“东皋春事起,种黍早归田。”②汉张衡《归田赋》的省称。方干《赠李支使》:“一等孔门为弟子,愚儒独自赋《归田》。”

  • 朱雪鸿批杜诗

    清朱颢英撰。凡二卷。是书以批解为务,词语典故偶有所及。重在解析关键诗句和章法段落,并总论全篇宗旨。多系综述前人旧说,然亦时出已见。共选杜诗149首,只五古、五排、七古三体。编次较乱,亦无目录,极不便查

  • 定远

    见“定远侯”。

  • 应教

    臣僚应诸王之命,和其所作,称应教。如宋之问有《奉和梁王宴龙泓应教得微字》诗。

  • 张仲蔚

    东汉平陵人。有德行,明天官,博物,善诗文,安居贫舍,隐居不仕,闭门养性,所居蓬蒿没人,不求世名。事见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中。后用以隐居高士的代称。李白《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谁念张仲蔚,还

  • 聂夷中诗注析

    任三杰注析。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出版。全书共收聂诗37首(其中5首与孟郊、李绅重复),每首诗后都有“注释”、“简析”。注释通俗简明。简析结合诗人生平,揭示诗旨,分析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虽曰“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