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本句拗救

本句拗救

指如果一句中出现拗字,就在本句适当的位置加以补救。主要包括:①五言“平平仄仄平”的第一字、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该平而换仄,为了避免犯孤平,则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必须由仄换平以相救,称本句拗救。如李商隐落花》:“高阁客竟去,小(当平而换仄)园花(当仄而换平)乱飞。”许浑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当平而换仄)来风(当仄而换平)满楼。”②七言诗第一字该平而换仄,则第三字该仄而换平;第一字该仄而换平,则第三字该平而换仄,这也是本句拗救。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一:“更(当平而换仄)吹羌(该仄而换平)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白居易高亭》:“亭(当仄而换平)脊太(当平而换仄)高君莫拆,东家留取当西山。”不过此两种情况也可以不拗救。③五言“平平平仄仄”第三字、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该平而换仄,则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该仄而换平。如常建江行》:“乡园碧(当平而换仄)云(当仄而平)外,兄弟渌江头。”李郢江亭春霁》:“蜀客帆樯背(当平而换仄)归(当仄而换平)燕,楚山花木怨啼鹃。”

猜你喜欢

  • 过宋州

    【介绍】:李端作,写于早年隐于嵩山时。宋州,即睢阳郡,今河南省商丘市。安史叛乱时,张巡、许远坚守此城,终因外无援兵而陷落。诗伤悼张巡、许远之死,对他们的忠贞大节表示钦敬,而对坐视不救的贺兰进明等唐将则

  • 云峤

    ①高而尖的山。杜甫《忆郑南》:“风杉曾曙倚,云峤忆春临。”②即员峤。古代神话中的海上仙山。姚合《暮春书事》:“宿愿眠云峤,浮名系锁闱。”

  • 潘炜

    【介绍】:晚唐人,余无考。《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诗1句。

  • 颍川集

    东汉颍川陈寔、荀淑皆当时高士,两家子弟亦享名当时。陈、荀父子同时出游时,太史瞻星,见天上德星现,当有英才贤德同游者。见《太平御览》卷三八四引《汉杂事》。后因以“颍川集”谓贤人出游或聚会。亦用以咏星。董

  • 元白

    唐代元稹、白居易的并称。二人交往甚密,唱和甚多,又都以写作新乐府和排律著称。白居易元和(806—820)中作《与元九书》谓元稹欲编其唱和诗为《元白往还诗集》,“元白”之称,始见于此。时人因并称之。其诗

  • 江头五咏

    【介绍】:杜甫约于宝应元年(762)春在成都作。他本杜集作《江头五咏》,《全唐诗》作“四咏”,《丽春》另编别卷。江头,浣花溪畔。杜甫漫游草堂附近江畔,触目成诗,遂以“江头五咏”命题,每首又皆有题目,依

  • 姜肱被

    姜肱,东汉人。与其弟仲海、季江友爱孝顺,兄弟共被而眠,以慰继母之心。见《后汉书·姜肱传》。后或以“姜肱被”为咏孝顺父母或兄弟友爱之典。吴融《祝风三十二韵》:“将正陶令巾,又盖姜肱被。”亦省作“姜被”。

  • 伯通隐

    《后汉书·梁鸿传》载:梁鸿因作《五噫歌》有讽于朝庭,被缉捕,至吴,隐藏在大户皋伯通家,居庑下,为人劳作。后因以“伯通隐”为避世隐居之典。骆宾王《夕次旧吴》:“徒怀伯通隐,多谢买臣归。”

  • 杨收

    【生卒】:816~869【介绍】:字藏之,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寓于苏州(今属江苏)。幼孤而贫,母孙氏课以经义。少称神童,后进士及第,官至宰相。被人倾陷,以至长流驩州,不久赐死。善属文,里人多造其

  • 薛谦光

    【介绍】:见薛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