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岑参

岑参

【生卒】:715—770;或谓717生

【介绍】:

排行二十七。江陵(今湖北荆州)人,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其家三世为相,但自伯父岑羲伏诛后,家道衰落。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八载,入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任掌书记。十三载,又在封常清幕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后迁支度副使。安史乱后,参始东归。至德二载(757),为杜甫等举荐,授右补阙。乾元二年(759),出为虢州长史。大历二年(767),赴嘉州刺史任,故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卒于成都旅舍。生平事迹见《唐才子传》卷三。岑参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因其“累佐戎幕,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塞堡,无不经行”(《唐才子传》卷三),深有生活体验,所以他的边塞诗雄奇瑰丽,风格奇峭,读来令人慷慨感奋。殷璠评其诗云:“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亦云:“属辞尚清,用意尚切,其有所得,多入佳境,迥拔孤秀,出于常情。”现存诗约400首,《全唐诗》编为4卷。有《岑嘉州集》。

【生卒】:715—769

【介绍】:

唐代诗人。郡望南阳(今属河南),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排行二十七。玄宗天宝三载(744),三十岁,进士及第,释褐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八载(749),以右威卫录事参军入参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任节度使府掌书记。十三载(754),任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充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至德元载(756),任伊西、北庭支度副使。二载(757),受杜甫等举荐,入为右补阙,改起居舍人,寻出为虢州长史。宝应元年(762),以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广德元年(763),入朝任祠部、考功员外郎,转虞部、库部郎中。永泰元年(765),出为嘉州刺史,因蜀乱而还。大历元年(766),以职方郎中兼殿中侍御史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参其幕。翌年,赴嘉州刺史任。三年(768),罢官东归,寓居成都。四年(769)冬,卒于旅舍。岑参博览群籍,工于缀文,诗调清尚,与高適齐名,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人称“高岑”。与杜甫、高適、储光羲薛据等人交游。殷璠评其诗曰:“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严羽评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激”(《沧浪诗话·诗评》)。友人杜确为他编集,“区分类聚,勒成八卷”(《岑嘉州诗集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集为十卷。《四部丛刊》影印明正德熊相刊本《岑嘉州集》为七卷。陈铁民、侯忠义有《岑参集校注》,刘开扬有《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全唐诗》存诗四百零一首,《全唐诗补编》补诗二首;《全唐文》存文一篇。同书载独孤及招北客文》,实为岑参作。事迹见唐杜确《岑嘉州诗集序》、《唐诗纪事》卷二三、《唐才子传校笺》卷三。闻一多有《岑嘉州系年考证》。

猜你喜欢

  • 刘颖

    【介绍】: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颖,一作颍。《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并著录《刘颖集》十卷,且置于《陈子良集》之后,《杨元亨集》以前,刘颖当为初唐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上》“曹州

  • 唐诗与名人

    郭以格编著。见《唐诗咏名人》。

  • 归仁

    【介绍】:唐末五代诗僧。生卒年、籍贯不详。嗣抚州疏山匡仁。曾居洛阳灵泉寺。与沈彬有唱酬。罗隐卒,作诗悼之。能诗,推崇贾岛,自称“日日为诗苦”。今传均为五、七言律诗。《全唐诗》存诗六首。事迹见其诗及《景

  • 董思恭

    【介绍】: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州)。高宗时任中书舍人。龙朔三年(663)为右使,知考功举,因泄漏考题,流放岭表而死。《旧唐书》有传。预撰《瑶山玉彩》、《芳林会览》。所作诗篇为时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介绍】: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句。云梦泽,古代大泽名,跨长江南北。二句极写洞庭湖浩瀚无际、洪波汹涌的壮阔景象。气势磅礴,格调雄浑,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 徐月英

    【介绍】:十国吴、南唐时江淮名妓,与徐温诸子有交。《全唐诗》存诗2首又2句。

  • 天宝宫人

    【介绍】:姓名不详。玄宗天宝间洛阳宫女。曾题诗于梧桐叶上,叶随御沟水流出,为顾况所得,顾况亦题诗叶上,后于叶上又得宫女一诗。事闻于朝,遂得遣出。《全唐诗》存诗2首。

  • 不知老将至

    不觉得衰老将到来。《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后因以“不知老将至”形容心情放达。白居易《洛中偶作》:“不知老将至,犹自放诗狂。”

  • 杜解传薪摘钞

    清赵星海撰。是书为其《杜解传薪》之精选摘录本,共选录五律38首,七律22首,体例全同《杜解传薪》,而注释文字略有异同,盖正式付梓时又斟酌润色修改。为同治四年(1865)刊本,虽刊本较晚,而传世极少,亦

  • 招招

    摇摆荡漾貌。刘禹锡《桃源行》:“渔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