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白居易作于元和四年(809),时在长安任左拾遗充翰林学士。元和三年冬至四年春,江南久旱不雨,诗人曾上疏奏请宪宗免江淮赋、赈灾民、放宫女等,皆为皇帝采纳。于是“人心悦”,“天意从”,诏下七日,
【生卒】:?—874【介绍】:唐代文学家。字知进。籍贯不详。大和八年(834)进士及第。辟宣歙观察使府从事。召拜右拾遗、史馆修撰。大中初,为楚州刺史。历户部、左司二员外郎。迁职方郎中、知制诰。十一年(
①张开。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排阴出九地,万物随开张。”②扩张。杜牧《感怀诗一首》:“夷狄日开张,黎元愈憔悴。”③打开;展开。韩愈《送文畅师北游》:“开张箧中宝,自可得津筏。”杜牧《大雨行》:
洪赞著。1980年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印。是编共分六章,系统地研究了安史之乱对唐代社会及对杜甫本人的影响。作者认为安史之乱是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分水岭,也是文学由浪漫转向现实、由贵族至平民的重要契
【介绍】:方干作。见《东阳道中作》。
向秀与吕安、嵇康友善,吕安、嵇康皆因孤傲忤时被诛。后向秀怀念旧友,作《思旧赋》以抒己志。后因以“吕安亡”为怀念亡友之典。韦庄《思归》:“旧里若为归去好,子期凋谢吕安亡。”
【介绍】:俗姓廖,交州(今越南河内)人。德宗贞元中游蜀,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女诗人薛涛时有唱和。宪宗元和间曾居长安大兴善寺。后奉诏移居安国寺红楼院,以诗应制供奉内廷,历宪、穆、文宗三朝。广宣善诗,著
【介绍】:郑谷作。写当时贵家豪门嗜花若狂,风气盛行,致使天下农夫竞相种桃李而不种粮食桑麻,对造成这种不良风尚、一味豪华奢侈的统治者给予了讽刺。
见“锦字书”。
越裳,古南海国名。周公居摄时,越裳曾献白雉,以示归顺。事见《后汉书·南蛮传》。后因以“越裳白雉”指天下太平,四方归化。李白《放后遇恩不沾》:“东风日本至,白雉越裳来。”亦省作“越裳雉”。柳宗元《游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