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题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〇:“元嘉中,广州有三人,共入山中伐木。忽见石窠中有二卵,大如升。取煮之,汤始热,便闻林中如风雨声。须臾,有一蛇,大十围,长四五丈,径来,于汤中衔卵去。三人无几皆死。”后因以
【介绍】:唐代诗人。萧,一作肃,误。生卒年、籍贯不详。张籍称之为“弟”。元和八年(813)进士及第。曾西游蜀中。有诗名。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瑰奇美丽主”武元衡之“升堂”,录其《废城》“日暮风吹官渡
【介绍】: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曾任李林甫主书记,历官金部郎中、司勋郎中、知制诰等职。与祖咏、王昌龄等有交往。《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诗1首。
①有什么苦衷。孟郊《送淡公》之十一:“问师何苦去,感吃言语稀。”②多么悲苦。李白《鸣皋歌送岑征君》:“哭何苦而救赵,笑何夸而却秦。”③犹何必。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之一:“人生赋命亦如此,何苦太息自忧
【介绍】:中山(治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隋仁寿中,为汉王府参军。唐初为司勋员外郎。显庆中,卒于黄州刺史任上。《日本国见在书目》著录文集(误作杜之高)一卷。作品已佚。事迹见《元和姓纂》卷六、《太平
【生卒】:743~818【介绍】:字公范,行五,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曾居陈留(今河南开封)。大历十一年(776)进士,又第明经。曾官给事中、太常少卿、刑部侍郎、京兆尹、兵部侍郎、河南尹、尚书左丞
指鲁国儒生。《史记·叔孙通传》载:秦二世时,陈胜兵起,二世曾征博士诸儒生问如何应付天下局势。又汉高祖刘邦初建国,群臣争功,饮酒号呼无仪,叔孙通曾建议刘邦征召鲁国儒生,共同制定朝仪。后以“鲁诸生”为咏儒
清王尧衢辑注。有雍正文英堂等清刻本8种,及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民国育才书局铅印本、1935年上海春明书店铅印本。武汉古籍书店据王氏家藏本影印本,书名作《古唐诗合解笺注读本》。这部诗歌总集选录唐前古诗四
【介绍】:崔颢作。华阴,唐为关内道华州属县,因在西岳华山之北而得名。华阴,一作“华山”。此诗前六句写雨后华山雄奇壮观景象,虚实相生,远近结合,古今并举,气势雄浑宏阔,寓含沧桑之感。写华山,处处不离帝都
【介绍】:昭宗时宫中伶人。龙纪初,宰相张濬与朝士在万寿寺赏牡丹,宴饮至暮不息。隐愤而赋诗讥其失政。《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