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荀寅

荀寅

【介绍】:

亦称中行文子。春秋时晋国人。荀吴之子。顷公时为下卿,将中军。从赵鞅城汝滨时冶铁赋于晋,用以铸刑鼎。定公十五年,与范吉射伐赵鞅,围赵鞅于晋阳。荀跞等奉公命伐荀寅、范吉射,遂奔朝歌。二十年,赵鞅围朝歌,两人奔邯郸。次年,赵鞅围邯郸,乃奔鲜虞,旋入柏人。次年,晋围柏人,乃奔齐。晋之范氏、中行氏遂亡。卒谥文。


又称中行寅、中行文子。荀吴之子。晋六卿之一。前513年,曾与赵鞅率师城汝滨,向人民征收赋税以铁铸刑鼎。前479年,赵鞅杀邯郸大夫赵午,他与范吉射均为午之亲戚,遂举兵攻鞅,双方进行了长期的战斗,最后失败奔齐,其地为其他四卿瓜分。(参见《左传》昭公29年定公13年)


【介绍】:

亦称中行文子。春秋时晋国人。荀吴之子。顷公时为下卿,将中军。从赵鞅城汝滨时冶铁赋于晋,用以铸刑鼎。定公十五年,与范吉射伐赵鞅,围赵鞅于晋阳。荀跞等奉公命伐荀寅、范吉射,遂奔朝歌。二十年,赵鞅围朝歌,两人奔邯郸。次年,赵鞅围邯郸,乃奔鲜虞,旋入柏人。次年,晋围柏人,乃奔齐。晋之范氏、中行氏遂亡。卒谥文。


又称中行寅、中行文子。荀吴之子。晋六卿之一。前513年,曾与赵鞅率师城汝滨,向人民征收赋税以铁铸刑鼎。前479年,赵鞅杀邯郸大夫赵午,他与范吉射均为午之亲戚,遂举兵攻鞅,双方进行了长期的战斗,最后失败奔齐,其地为其他四卿瓜分。(参见《左传》昭公29年定公13年)


【介绍】:

亦称中行文子。春秋时晋国人。荀吴之子。顷公时为下卿,将中军。从赵鞅城汝滨时冶铁赋于晋,用以铸刑鼎。定公十五年,与范吉射伐赵鞅,围赵鞅于晋阳。荀跞等奉公命伐荀寅、范吉射,遂奔朝歌。二十年,赵鞅围朝歌,两人奔邯郸。次年,赵鞅围邯郸,乃奔鲜虞,旋入柏人。次年,晋围柏人,乃奔齐。晋之范氏、中行氏遂亡。卒谥文。


猜你喜欢

  • 刘兰

    字文郁,青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隋末任鄱阳郡书佐,后降唐将李神通。贞观初官夏州都督府司马,从破梁师都。后因谋反被斩。(,参见《新唐书》)

  • 张子皋

    字叔谟。齐贤孙,宗诲长子。少有才名而不自负,士人乐与之游,与尹洙最友好。举进士,试秘书郎、知新郑县。以其祖父齐贤相,迁校书郎,馆阁献颂,擢著作佐郎,官至尚书司封员外郎。

  • 曾鉴

    【生卒】:1434—1507【介绍】:明湖广桂阳人,字克明。天顺八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有通州民十余人被诬为盗,鉴为辩明,旋果得真盗。弘治十三年累迁工部尚书。时内府司监所请甚多,往往劳民。鉴屡请核减或奏

  • 胡俨

    【生卒】:1361—1443【介绍】:明江西南昌人,字若思,号颐庵。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无不究览,兼工书画。洪武二十年以举人官华亭教谕。永乐初荐入翰林,任检讨。累官北京国子监祭酒。朝廷大著作皆出其

  • 高谅

    【生卒】:485—525【介绍】:北魏渤海蓨人,字修贤。高祐孙。少好学,多识强记。孝文帝太和末京兆王开府,辟召应选,迁国子博士。孝明帝正光中为徐州行台,至彭城,适元法僧反叛,逼谅同反,谅不许,为法僧所

  • 何承天

    【生卒】:370-447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初为晋南蛮校尉桓伟参军。南朝宋时历南台治书侍御史,著作佐郎、国子博士等职,参与撰修《宋书》。北魏南侵,向朝廷上《安边论》。删减八百卷《礼论》为三百卷,

  • 张勇

    【生卒】:1616—1684【介绍】:明末清初陕西洋县人,一作咸宁人,字非熊。明副将。顺治初在九江降清,屡擢至甘肃总兵。从洪承畴南下云贵,迁云南提督。康熙初,还镇甘肃。三藩乱时,拒绝吴三桂招降,以靖逆

  • 刘重进

    【生卒】:899—968【介绍】:宋幽州人,本名晏僧。后晋初以习契丹语,应募使北边,改右班殿直,因赐改名。进忠武军节度。后汉时移镇邓州。仕后周,封薛国公,召为右神武统军。世宗显德间以先锋都部署征吴,俄

  • 柳遐

    【介绍】:名一作霞。北周河东解人,字子昇。柳庆从子。笃好文学,起家梁平西府法曹参军,梁岳阳王萧授为吏部郎,迁大都督。及萧为西魏附庸,建后梁,乃辞官归乡里,以经籍自娱。北周武帝保定中,始应征入朝,官使持

  • 李经

    【介绍】:金锦州人,字天英。工诗,喜出奇语,不蹈袭前人。再举不第,拂衣去。金末衰乱,经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