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瑾

刘瑾

【介绍】:

元安福人,字公瑾。博通经史,隐居不仕。有《诗传通释》。


【介绍】:

宋吉州永新人,字元忠刘沆子。第进士。为馆阁校勘。历通判睦州、淮南转运副使、河北转运使等,累拜天章阁待制、知瀛州。坐事改镇广州。与枢密院论戍兵不合,改虔州。战棹都监杨从先奉旨募兵不至,擅遣其子杨懋纠诸县巡检兵集郡下,瑾怒责之,遽发悖谬语,为懋诉于朝,因废于家。逾年复待制、知江州,历福州、秦州、成德军。素有操尚,所至以能称,然御下苛严,好面折人短,以故多招訾怨。


【生卒】:1451—1510

【介绍】:

明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幼自宫,依刘姓太监进宫,因冒其姓。武宗即位,掌钟鼓司,与马永成、谷大用等八人号八虎。日进鹰犬、歌舞、角觝之戏诱武宗微行游乐,进内官监,总督团营,寻掌司礼监。于东、西厂外加设内行厂,以镇压异己,斥逐廷臣。又奏置皇庄,渐增至三百余所。正德五年,都御史杨一清为太监张永定计奏瑾图谋反叛,遂籍其家,磔之于市。


【生卒】:?——1510

兴平(今属陕西)人。本姓谈。依刘姓作宦官,遂冒姓刘,侍武宗于东宫。武宗立,掌钟鼓司。与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等得宠,时号“八虎”。瑾狡狠。渐受帝宠信,升内官监,总督团营。侵民田,置皇庄至三百余所;诱帝微行游宴;引聚私党,斥逐大臣;掌管东厂、西厂,屡兴大狱,冤声遍道。擅权天下,公侯勋戚以下,皆称刘太监而不名。后被张永告发,图谋反叛,伏诛。


【生卒】:?-453

字彦瑜,刘道怜孙。官至太子屯骑校尉,元嘉三十年为刘邵所杀。(,参见《南史》)


【介绍】:

宋吉州永新人,字元忠刘沆子。第进士。为馆阁校勘。历通判睦州、淮南转运副使、河北转运使等,累拜天章阁待制、知瀛州。坐事改镇广州。与枢密院论戍兵不合,改虔州。战棹都监杨从先奉旨募兵不至,擅遣其子杨懋纠诸县巡检兵集郡下,瑾怒责之,遽发悖谬语,为懋诉于朝,因废于家。逾年复待制、知江州,历福州、秦州、成德军。素有操尚,所至以能称,然御下苛严,好面折人短,以故多招訾怨。


【生卒】:?-453

字彦瑜,刘道怜孙。官至太子屯骑校尉,元嘉三十年为刘邵所杀。(,参见《南史》)


猜你喜欢

  • 孙镗

    莒州(今山东莒县)人。经商吴、越。见倭寇扰松江,乃参军,与倭寇战,中埋伏死。赠光禄丞。

  • 杨维桢

    【生卒】:1295——1368字廉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元时,任建德路总管府推官。避兵乱于富春山、钱塘、松江。诗名一时,号“铁崖”体,著有《正统辩》及诗《梅花弄》、《老客妇谣》等,与李孝光、张羽、

  • 马元义

    【生卒】:?—184【介绍】:东汉末人。太平道大方首领,黄巾军组织者之一。于灵帝中平元年奉张角命集结荆、扬道众数万人,定三月五日起事。并多次赴洛阳收买中常侍封谞等作内应。张角弟子唐周告密,事泄,被杀。

  • 张敬达

    【生卒】:?-936小字生铁,字志通,代州(治今山西代县)人。少从后唐庄宗平河南,为检校工部尚书。明宗时历为河东马步军都指挥使、钦州刺史、大同军节度使等职。清泰年间石敬瑭举兵反,末帝任他为太原四面招讨

  • 纽的该

    【生卒】:?——1360博尔术的四世孙。初为宿卫。后为岭北行枢密院事。至正十五年(1355)任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十七年(1357)率领山东诸军,击退田丰兵,镇守东昌路(今山东聊城),次年,田丰

  • 释道济

    字石涛,自号清湘老人。明楚王后裔,明亡后削发为僧,晚年游历江、淮间。画笔纵恣,不落窠臼,以奔放取胜。与髠残齐名,号称“二石”。题画署名不定,有大滌子、苦瓜和尚、瞎尊者诸号。著有《论画》一卷。

  • 王向

    【生卒】:?—23【介绍】:新莽时人。王莽时为安定大尹。隗嚣攻安定,移书于向,喻以天命,终不从。城破被杀。

  • 刘延皓

    【介绍】:五代时应州浑元人。后唐末帝刘后之弟。末帝镇凤翔时为元随都校,累迁枢密使,出为邺都留守。初以温厚见称,后掠人财贿,内外怨之,为屯将张令昭所逐。后晋高祖入洛,延皓逃匿龙门广化寺,自缢死。

  • 穆观

    【生卒】:389—423字闼拔,穆崇子。明元帝时娶公主,拜驸马都尉,迁至太尉。时太武监国,事无巨细与观参决。观为人谦恭,不以富贵欺人。泰常八年,以暴疾卒于宫苑,谥文成。(,参见《北史》)【生卒】:38

  • 蕴端

    【介绍】:见岳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