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万斯大

万斯大

【生卒】:1623——1683

字充宗。万泰之子。从学于黄宗羲。认为诸经相联,主张博中求专,力求新意。对《春秋》、《三礼》尤有研究。著有《学春秋随笔》十卷,《学礼质疑》二卷,《仪礼商》三卷,《礼记偶笺》三卷,《周官辨非》二卷。明清之际。曾收葬明臣张煌言等。康熙二十二年卒。


【生卒】:1633—1683

【介绍】:

清浙江鄞县人,字充宗,晚号跛翁,学者称褐夫先生。万斯同兄。不应清朝科举。精通经学,以为非通诸经则不能通一经,非悟传注之失则不能通经,非以经释经则无由悟传注之失。尤精《春秋》、《三礼》,融会诸家,不拘汉、宋。怀疑《周礼》非周公所作,而系后人伪托。有《学礼质疑》、《周官辨非》、《仪礼商》、《礼记偶笺》、《学春秋随笔》等。


【生卒】:1633—1683

【介绍】:

清浙江鄞县人,字充宗,晚号跛翁,学者称褐夫先生。万斯同兄。不应清朝科举。精通经学,以为非通诸经则不能通一经,非悟传注之失则不能通经,非以经释经则无由悟传注之失。尤精《春秋》、《三礼》,融会诸家,不拘汉、宋。怀疑《周礼》非周公所作,而系后人伪托。有《学礼质疑》、《周官辨非》、《仪礼商》、《礼记偶笺》、《学春秋随笔》等。


【生卒】:1633—1683

【介绍】:

清浙江鄞县人,字充宗,晚号跛翁,学者称褐夫先生。万斯同兄。不应清朝科举。精通经学,以为非通诸经则不能通一经,非悟传注之失则不能通经,非以经释经则无由悟传注之失。尤精《春秋》、《三礼》,融会诸家,不拘汉、宋。怀疑《周礼》非周公所作,而系后人伪托。有《学礼质疑》、《周官辨非》、《仪礼商》、《礼记偶笺》、《学春秋随笔》等。


猜你喜欢

  • 王行俭

    【生卒】:?——1797江苏溧阳人。举人。曾任陕西南郑知县。嘉庆元年,投效军营。嘉庆二年,白莲教众进攻白土路,率兵抵抗,战败死。

  • 崔朏

    敞弟。好学,有文才。历任侍御史、京兆王愉录事参军。随元愉背叛宣武帝,被杀。(,参见《北史》)

  • 徐三重

    【介绍】:明松江府华亭人,字伯同。万历五年进士。官刑部三载,即辞归。家居四十余年,治学专宗朱熹,践履敦笃。学者称鸿洲先生。有《庸斋日记》、《鸿洲杂著》等。

  • 高继勋

    字绍先,琼长子。咸平初,以益州兵马都监、提举西川诸州军巡检公事,率兵镇压王均起义,以战功迁崇仪使。知瀛州,岁饥,募富人出粟以给贫者,迁内藏库使。仁宗即位后,历步军马军殿前都虞候,天雄军都总管,保顺军节

  • 刘涓子

    【介绍】:南朝宋宗室。宋武帝族叔。少时于丹阳郊外射猎,得痈疽方一帙,药一臼。后从武帝北征,有被金疮伤者以药涂之,即愈。乃取其方演化为十卷,称《鬼遗方》。官至彭城内史。

  • 徐道度

    【介绍】:南朝宋东海人。徐秋夫子。习医术,能精其业。有足疾,不良于行。宋文帝每令乘小舆入殿为诸皇子诊治,无不验。官至兰陵太守。文帝尝云:天下有五绝,而皆出钱塘。即杜道鞠弹棋,范悦诗,褚欣远摹书,褚胤围

  • 李恽

    太宗子。贞观五年封郯王,十年改蒋王。任安州都督时,多造器用服玩,后有人诬告谋反,被迫自杀。(,参见《新唐书》)

  • 董额

    【生卒】:?——1706豫亲王多铎第三子。历封贝勒,袭郡王。康熙十三年(1674)为定西大将军,讨伐叛将王辅臣。久战无功,削贝勒,授正蓝旗固山额真。康熙四十五年卒。

  • 王陟

    【生卒】:?—1003【介绍】:宋潞州上党人。太宗淳化三年进士。任开封府司录参军,以谨干闻,为真宗所知。咸平初出为河东转运使,后以工部员外郎知棣州。五年,判三司盐铁勾院。卒于任。

  • 苏楷

    苏循子。乾宁二年(895)举进士及第、复试后不及格,被除名,因此怀恨唐廷。昭宗被杀,始为起居郎。后助朱温逼唐帝禅位。后梁太祖称帝,他因声誉不佳被勒归田里。又依附朱友谦,归降晋王李存勖。劝存勖称帝,献画